第三卷 破陣子 第一章 白虹 (一 下)(第2/3頁)

這倒是個切實可行之策!關鍵是操作起來非常簡單,並且迅速有效。原來李林甫當政之時,選拔官員的手續非常繁雜。六品以下官吏赴京應選,需要通過筆試,面試,然後吏部擬官注籍。既注唱名,三唱後冬集,以其名報仆射,再由門下省上報皇帝,然後依旨授官。整個過程從春到秋,歷時長達半年之久。其中只要有一個環節沒打點到位,或者由於沒討得李林甫本人的歡喜,就可能被淘汰出局,或者長時間被擱置在京師,得不到任何結果。

所以,很多底層官員在任期結束後,寧願想辦法行賄上司,原地踏步,也不願意入京述職。原地踏步雖然沒有升遷指望,但也不會出現大的起落。而赴京述職的話,稍有應對不甚,便可能如同囚徒般被困在館驛,進退不能。直到他自己完全對前途絕望,主動請求返回故鄉去做一個平頭百姓,方才算逃離生天。

如果依照賈昌的建議,把在職官員考評升遷的規則,改成憑資格熬年頭。標準便立刻清晰了許多。並且操作過程當中人為幹涉的因素也減弱到了極低的程度。原本需要歷時半年多的選拔,恐怕半月之內就可搞定。雖然有可能得罪一些在原來選拔過程中上下其手的家夥,但比起被提拔者的感恩戴德來,這點兒怨恨簡直微不足道!

楊國忠心思轉得向來不慢,否則也難以從一個市井無賴爬上當朝宰相的高位。略作沉吟,就將‘秋梨湯’的中的利害得失考慮得清清楚楚。他現在最需要的便是在朝中提拔一批支持者,借此鞏固自己來之不易的地位。賈昌所獻“秋梨湯”,可謂雪中送炭。至於這個方子的療效好壞,暫時可以不在考慮之列。畢竟大唐朝的骨頭架子還在,雖然比起開元年間虛弱了許多,但是一時半會兒不可能倒掉。待自己的地位穩固了,積聚下足夠的實力,再痛下猛藥替國家療傷不遲!

“多謝賈兄!”給了對面的矮個子一個友善的微笑,楊國忠低聲說道,“這番指點之恩,楊某心裏記下了。你既然不在乎官職高低,楊某也不勉強於你。這樣吧,以後內庭所用柴薪雜物於民間的采辦之事,就交托給賈兄來管理。反正你已經在陛下身邊行走多年,知道陛下和內庭所有重要人物的喜好!”

“如此,賈某再客氣就顯得矯情了!”賈昌笑了笑,沖著楊國忠長揖及地。皇宮內所需的大宗物資采買,一向是由高力士等首領太監負責。但畢竟有很多日常所用的粗笨之物,如木炭、糧食,馬桶水缸等,是太監們或者不方便,或者懶得去管的。這些東西往往價值不高,然而勝在用量巨大。經手人隨便在上面刮一刮,就是整桶整桶的油水。

原來負責此事的是李林甫的族中子侄。如今李林甫已經皇帝下令被刨棺鞭屍,先前的一眾黨羽自然是樹倒猢猻散了。朝中很多頗具慧眼的人物,便替自家人盯上了這個留下的肥差。楊國忠一直將其握在手裏沒有給出,今天心情高興,立刻將其作為酬謝,交托到了賈昌的肩膀上。

這樣安排也非完全出於私心。太監們由於身體殘疾,性情或多或少有些古怪。跟他們打交道,一定得是個八面玲瓏的人物。眼下楊國忠在朝堂內立足未穩,自然不願意跟高力士等人起了隔閡。所以把賈昌這個人精頂到雙方權力交錯的位置上去,也的確能起到緩沖與彌合作用。

不出楊國忠所望,上任才短短幾個月,賈昌已經憑著嫻熟的手段,贏得了高力士等人的交口稱贊。此外,盡管楊國忠沒有提到“論資排輩”的官員選拔之策是出於誰的建議,某些消息靈通者,還是從蛛絲馬跡中,分析出了一點兒頭緒。於是,某些受惠於此策的新貴們,在感激楊國忠之余,念念不忘賈昌的挖井之恩。很快,坐落在曲江池畔的賈家別院,就開始賓客盈門了。

但是,賈昌這個人卻非常懂得避嫌。無論客人的來意是登門致謝,還是有事相求,他都念念不忘將楊國忠推到前面。久而久之,雙方之間的關系愈發親厚。很多楊國忠抽不出時間會見的‘普通’客人,也都交給賈昌幫忙招待。後者本來就是尋歡作樂的老手,對付這種小差事,自然是駕輕就熟。無論來者的脾氣有多古怪,他總是能讓其留下禮物和感激,滿意而歸。偶爾虢國夫人楊玉瑤再於酒席間露個面兒,則更令客人們覺得臉上有光,渾身上下的老骨頭都跟著年青十好幾歲。

今天的酒宴上,有很多熟悉的面孔。虢國夫人入席後,匆匆掃了幾眼,認出了中書舍人宋昱、吏部郎中鄭昂、前扶風縣令薛景仙等。還有幾個她沒有見過,但從對方臉上欣喜的表情來推斷,也是走了哥哥楊國忠的門路,終於得償所願的新貴。因此她微笑著沖大夥蹲了蹲身,謝過姍姍來遲之罪,便在此間主人的引領下,走入了左側首席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