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關山月 第四章 樓蘭 (四 下)(第2/2頁)

好在當時石懷義也喝多了,沒有趁機刨根究底。反而又設身處地地替王洵的前程擔憂起來。他認為,有功不賞,沒有過錯卻稀裏糊塗要被殺,這樣的朝廷,不保也罷。王洵卻堅持強調,男子漢大丈夫一言既出,駟馬難追。既然自己答應了要帶弟兄們堂堂正正地回到長安,就一定做到,否則,死後靈魂都不得安生。

“一言既出,駟馬難追!”星光下,王洵翻了個身,帶著幾分醉意回味。石懷義能為其部族舍棄一切,自己同樣也能做到。身為大唐男兒,無論如何不能被一個樓蘭毛孩子比下去。

“可長老們都以為你會留下來!如果你貿然提出要走,他們肯定很震驚!”石懷義當時的話,又回蕩在了王洵耳邊。這個樓蘭少年很單純,單純得像阿爾金山上的千年冰峰一樣,可以照見人心裏的陰影。見王洵堅持選擇,他非但沒有生氣。反而開始替對方考慮如何才能通過部族長老那一關。

“你們部落不是有規矩麽?截住商隊之後,只留下貨物的兩成!不傷害人命?”對於如何才能平安脫身,王洵也沒有太大把握。索性先在石懷義這裏探探底,看看樓蘭人到底會是什麽反應。

石懷義當時的臉色很有趣,既舍不得已經到手的軍械,又不願讓自己的族人因為違背承諾而蒙羞。皺著眉頭冥思苦想了好半天,才結結巴巴地辯解道:“那是對商販的規矩。你們,你們可是官軍!”

“咱們雙方當時交手了麽?”借著幾分醉意,王洵先在石懷義身上演練自己將來面對樓蘭族長的說辭。“這批輜重是安西軍的。我們只是負責護送。所以不能算作官軍。只能算作一群送貨的鏢師。如果不是相信你們部落的信譽的話,當時我們肯定會抵抗,抵抗到底!”

“當時你們已經沒有力氣再戰了!”

“若不是你們一直等到我們跟河西賊拼得兩敗俱傷時才露頭,我們怎麽會沒有力氣?”

論口才,石懷義無論如何也不是王洵的對手。才辯了幾句,便悻悻地敗下陣來。知道樓蘭人當時的算計已經被王洵看穿,這個直爽的年輕人臉上有些掛不住。猶豫了片刻,低聲承諾,“你的話,我可以幫你遞到康老那。至於族長他答應不答應你帶著輜重離開,我可管不了!”

“如果你能在康老面前替我分辯幾句,那再好不過了!”雖然喝了很多酒,王洵當時卻記得敲磚釘角。“這個人情,做哥哥的一輩子都不會忘記!”

“也不用記一輩子。你答應幫我做一件事情就行了!”記憶中,小石頭的眼睛裏好像又帶上了幾分傷感。這個多愁善感的小家夥,心智遠不及其面孔成熟。

“行!”難得在樓蘭部落裏攀上這麽一個強援,王洵沒口子答應。

“一言既出!”石懷義伸出手,用剛剛學會的詞語說道。

“駟馬難追!”王洵笑著舉手相擊。在半空中發出一聲“啪”的脆響。

“駟馬難追!”輕輕重復了一句,借著簾外透進來的星光,王洵再度細看自己的手掌。他知道自己當時利用了小石頭的單純,心裏隱約覺得有些愧疚。那小家夥,學會了豪飲,卻沒學會大人們在酒桌上“做文章”的本事。猛然間,他又覺得有些不對勁兒?小石頭今天為什麽要拉自己喝酒呢?難道不是為了小洛麽?可自己主動宣布要離開了,豈不正合了姓石的那小子的心意?!

奶奶的,我可能是上了那小子的當!

更多的星光從簾外滲進來,照在王洵年青的面孔上。刹那間,笑容湧了滿臉。

注1:參見新唐書。唐太宗讓李靖教授侯君集兵法,侯君集對太宗說:“靖且反,兵之隱微,不以示臣。”唐太宗又問李靖,李靖說:“方中原無事,臣之所教,足以制四夷,而求盡臣術,此君集欲反耳。”

注2:史載,侯君集破高昌,沒等班師便被彈劾貪汙俘獲物,胡亂委派官職等多項罪名。隨後入獄。後來雖然被釋放,卻功過相抵。沒有因為滅敵一國而得到賞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