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女真倉頡(第4/4頁)

保大元年,東南路怨軍將領董小醜因為征討利州不利被處死,手下將領羅青漢、董仲孫等率軍叛亂,攻打錦州。天祚帝派副都統耶律余睹、奚王回離保率兵平叛。

回離保,奚王忒鄰之後。善於騎射,勇猛善戰,曾任鐵鷂軍詳穩,北女直詳穩,兼知鹹州路兵馬事。

東南路怨軍中有一位將領名叫郭藥師,渤海鐵州人,年少威武,容貌偉岸,沉穩果敢,許多怨軍都願意依附他。此時郭藥師一見大軍來攻,形勢不妙,於是乘隙殺了羅青漢、董仲孫等人,接受招安。

因為怨軍士氣不振、軍紀混亂,連連叛亂,將來還有可能制造事端,危害社稷,因此耶律余睹打算將參加叛亂的怨軍全部殺掉。

耶律余睹對回離保說:“前年乾顯大營和前錦營怨軍發生叛亂,劫掠乾州;而今年東南路怨軍全軍皆叛,而攻錦州。倘若我軍不來平叛,錦州城一旦被攻破,數萬百姓就要身遭戰亂之害。所謂怨軍,未能報怨於金人,而屢叛於我大遼。現在不如乘其解甲之機,派一營士兵掩殺過去,全部殺光,以絕後患!”

但是回離保不同意,他說:“叛軍之中也有忠義之士,在叛亂中被一時脅迫,無奈相從,豈能全部誅殺?”

耶律余睹說:“郭藥師顧視無常,性情狡黠,將來必為遼國後患!”

回離保置之不理,從叛軍中選出二千人編為四營,由郭藥師、張令徽、劉舜仁、甄五臣分別統領,剩下六千人分送各路為禁軍。

郭藥師等人因此得以保全性命。也就是在此時,郭藥師這種詭詐多變、反復無常的特點已初露端倪,而怨軍及郭藥師也確如耶律余睹所說,在以後成了遼國亡國的大患。

經過一段時間的整頓,耶律淳率領怨軍發兵到徽州東,想去重新搶回東京,此時只有完顏宗翰率一萬金軍駐守東京,完顏阿骨打急忙派完顏希尹、迪古乃率一萬金兵前去助戰,與耶律淳的怨軍不期而遇。晚間,有赤色雲靄紅彤如火,自東方而起,往來紛亂,歷久方散。每次金兵來攻,天上或白氣經天,或白虹貫日,或天狗夜墜,或彗掃西南,赤氣滿空,只要天呈異象,遼兵就會大敗。怨軍們看了,都認為是兇兆。因此怨軍鬥志全無,未等交戰,就潰不成軍。金兵西進新州,節度使王從輔降金。繼而成、都、衛等州,也紛紛獻城來降。

徽州大敗後,耶律淳帶著手下的怨軍士兵們退守到了顯州的蒺藜山。

蒺藜山的戰略位置相當重要,怨軍既可出兵攻打沈州和東京,又可以堅守此城,防止金兵進攻中京和上京。耶律淳決定死守蒺藜山,同金國最後一博。但是還沒等耶律淳喘過氣來,金兵已經兵臨城下。完顏宗翰和完顏希尹兵合一處,對蒺藜山發動了總攻,驚魂未定的怨軍毫無鬥志,紛紛倉惶逃命。

金兵乘勢攻下顯州,遼國乾、懿、豪、徽、成、川、惠等州紛紛不戰而降。

遼在邊地州城多年儲備的糧餉,都被金人掠獲。

蒺藜山的失敗,標志著遼國在遼東地區最後一道防線的徹底失守,從此以後,整個遼東地區已經成為金國的領土。

遼國一共有五京,分別為上京、中京、東京、南京、西京。五京分別控制不同的地域,上京臨潢府管理契丹本部與屬部;中京大定府管理奚族地區;東京遼陽府管理渤海女真;南京析津府與西京大同府管理燕雲漢地。

遼國在上京建有皇宮,而在中京、東京、南京、西京分別建有行宮。

逃到中京的天祚帝在怨軍作戰失利、金兵一路斬關奪隘的情況下,不是積極地調動國內兵馬,抗擊金兵,而是偷著命令朝廷內庫人員打點珠寶、珍玩五百多包,屯集駿馬二千余匹,每天夜裏都牽入飛龍廄飼喂,準備隨時逃跑。

天祚帝作為堂堂的大國天子,私下竟然恬不知恥地對自己親信說:“假如女直軍真的來了,朕有這些日行三、五百裏的寶馬良駒,宋朝天子與朕結為兄弟,西夏國主與朕是甥舅,朕若投奔二國,不失一生富貴,仍舊可以快快活活地享受一輩子。

蕭瑟瑟進諫說:“自古當皇帝的,國難臨頭之時,哪有只顧自身享受,而不顧百姓死活的。倘若金兵來攻,你逃到西夏,而我大遼蕓蕓子民將寄身何處?”

天祚帝啞口無言。蕭瑟瑟暗自傷心,她在心裏哀嘆,大遼滅亡的日子已經不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