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卷 戰血 第十六節 得道者多助(第2/2頁)

“老頭子,你到底算是儒家,還是道家,怎麽佛家的話你也說,夫子不是說過子不語鬼力亂神麽?你信的是元始天尊,還是釋迦牟尼?”

“小子無理,天下的道理殊途同歸,哪裏有什麽你家,我家之分。研究到了極致,都是一樣的道理,信口胡柴,怎麽做人家師長?”

“我教的是算學,是一門最需要理性思維的學科,需要見佛殺佛,見魔殺魔的,眼中只有事實,才不會去信那些虛無縹緲的道理,馭神算才能測無常,老頭子,等我把這門學問研究到了深處,你不用說我也知道你是誰,能幹些什麽,不過我現在修為不夠深,所以請教老先生大名,晚輩準備如雷貫耳一下。”

“哈哈哈,好狡猾的小子,也算得上是個妙人,想要知道老夫的名號,容易,只要你把那些可憐的響馬的問題解決了,老夫就告訴你。”

“就知道那頭笨熊的話是你教的,你們就不能好好說話?非要弄得神神叨叨的,寫個報告遞到我的案頭,自然會處理,你看看把那頭傻熊嚇得,腦袋都磕出血來了,還死硬著嘴不肯交代是誰教他那麽說的,費不費勁啊。”

“小子,你以為你是誰?要不是看在你這回是為了取回那些將士的遺骸,你以為老夫會自動送上門來讓你找?皇帝找了老夫十幾年都沒找見,你一個小小的侯爺也配。”

聽了這話,雲燁笑的見牙不見眼,張著大嘴笑了好久,才對老先生施禮,彎著腰不肯起來,這個老家夥這麽傲氣,一定有好辦法解決目前的難題,自己現在是面對高麗人的烏龜戰術一點辦法都沒有,不知道從哪裏下嘴,天上掉下來一個強力的助手,難道說這就是古書上常說的得道者多助?

“小子,因何前倨而後恭焉?”老頭在從錦榻上坐起來盤著腿戲謔的問雲燁。

“沒辦法,和剛才那頭傻熊是一個道理,他為了百十個婦孺殘廢就把腦袋磕的梆梆的,可憐小子卻是為了一萬多身強力壯的漢子,如果能把他們全部完好的帶回長安,別說施禮,就算是磕頭雲燁也絕不含糊。”

老頭子破天荒的從錦塌上下來,穿上鞋子,居然給雲燁還了一禮,拍著手說:“顏師看人果然慧眼有加,老夫佩服,原以為一個少年得志的紈絝,對於人命沒有什麽認知,想不到你沒把那些功勞放在第一位,首先關心的是那些兵卒的性命,難得啊,沖著你這一片心意,老夫助你一臂之力。”

“先生大才,高麗的這些跳梁小醜一定在先生的雷霆一擊之下灰飛煙滅,那些前朝將士的骸骨也會平安的回到故鄉,長安城裏的和尚很多,到時候找他們再做一場水陸道場,讓他們也享受一些香火和血食。”

雲燁在小心翼翼的拍馬屁,高人一般都不好伺候,不管怎樣先把高帽戴上,馬屁拍上,再看結果,這才是上策。

誰知道馬屁沒拍好,老家夥居然在大太陽底下流淚,一連說了七八個嗚呼哀哉,然後又瘋瘋癲癲的說什麽痛斷人腸的廢話,最後流著眼淚伸展開雙臂大喊“魂魄歸來兮!”

不用說啊,這是一個有故事的人,一定有過極為慘痛的經歷,要不然不會成為目前這個樣子,很有可能這個老家夥就參與了最後一次的高麗戰爭。只不過不知道是誰。

“雲侯,遼東之地,周為太師之國,漢家之玄菟郡耳。魏晉以前,近在提封之內,不可許以不臣。若以高麗抗禮,四夷必當輕漢。且中國之於夷狄,猶太陽之於列星,理無降尊,俯同藩服。你說,這高麗征是不征?”老頭子說這話的時候須發虬張,面容恐怖之極。

“當然該征,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雲燁這次進入高麗就是為了東征打前站,老先生,莫要耗費心神,留些精力,我們一同看高麗如何毀滅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