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7章 勇者無懼(第2/3頁)

嶽飛道:“不知步帥此舉的用意是什麽?”

李奇站起身來,朗聲道:“我的理由很簡單,敵軍只用了一個多月,就打過了黃河,再加上前面覆滅遼國,氣勢強盛,若我們一味的死守城池,被動挨打,這無疑會助長了敵軍的氣焰,而顯得我們很軟弱,是絕不可取的。

不僅如此,雖然我們賬面有十幾萬大軍,百萬百姓,但是在過去很久很久一段歲月裏,我們都是在被動挨打,而這十幾萬軍隊中,其中絕大部分都沒有打過仗,新兵居多,作戰能力不高,又沒有什麽作戰經驗,過往一切對金軍作戰的結果,肯定在他們心裏蒙上了一層陰影,雖然我知道大家如今抗戰的決心是不容置疑的,但是若不敢出去打,龜縮於城中,真正打起來,誰也無法能夠掌控局勢,一旦軍心動搖,局勢必將失控。”

一幹將士聽著覺得李奇此言也有些道理,但是多半人還是覺得李奇此舉過於冒險。梁雄就道:“步帥,你說的雖也有道理,但是末將始終認為此舉猶如賭博一般,實在是太冒險了。”

“這其實就是最穩妥的做法。”李奇擺了擺手,自信道:“你們一定要記住,兵不是練出來的,是打出來的,是流血流出來的,真正的士兵是要具有嗜血的本能,而非仁慈。與金軍作戰,這給我們提高了寶貴的機會,願打和敢打,到拼死一戰,這三者之間有著關鍵性的差別,我們首先就要打出氣勢來,讓士兵們在戰火中完成蛻變,這也是最快的進步方法,我要讓我的士兵從害怕,恐懼,到願打,再到敢打,最後到無所畏懼,抱著必死的決心去迎戰金軍,唯有如此,我們才能看到勝利的曙光,以及將來。有道是,狹路相逢勇者勝。孫子兵法亦雲,勇怯,勢也。若是連出城決戰的勇氣,那這一仗,還怎麽能打。

就算是在戰言戰,倘若我們一味的防守,敵軍會很輕松的封鎖我們,隔斷了我與各路援軍的聯系,敵人倘若圍點打援,照樣可以以野戰打死我們,我們是一點辦法都沒有,另外,郊外的還有糧倉、牧場,這些都是不能丟失的,與其如此,我們還不如先推出去,在這開封城郊與敵軍決一死戰,哪怕是我們花十萬軍隊的代價,訓練出十萬能與金軍抗衡的軍隊,那也是值得的,我們還能找到機會殲滅敵人,雖然有風險,但是風險永遠伴隨著利益,我認為這一戰要麽就不打,要打就必須鼓起勇氣去打。”

他的確沒有打過仗,但是他善於琢磨人的心理,他很明白,宋軍已經被金軍打怕了,面對金軍,心理上就有缺陷,所以必須要提升士兵的自信心,他絕不希望自己的士兵帶著一個害怕的心態去迎戰,這會讓宋軍陷入無限的被動當中,這個“無限”也包含了未來,顯然他絕不滿足這一場戰役的勝利,他更多考慮的全局,所以,他不止一次的提到了“勇氣”一詞。

梁雄他們飽讀兵書,當然明白“勇怯,勢也”的道理,兩軍作戰,講究的就是氣勢呀,一旦氣勢被壓倒了,那會對於戰果造成最直接的影響,但是他們在面對的金軍時,是打心裏的害怕,心中的潛意識就告訴了自己,自己絕對打不過金軍,故此,他們首先想到的一定是死守。

“說到好,哈哈!”

伴隨著一陣爽朗的笑聲,只見屋外進來一人,正是攝政王趙楷,他一進來就道:“好一個狹路相逢勇者勝。步帥說的不錯,我們不能抱著一顆守住為勝的心,我們應該要抱著殲滅敵軍的心,去打這一仗,我們不僅要贏,而且還要打出我宋軍的氣勢來,讓金軍為他們的輕視,付出慘重的代價。”

他在宮中面對一幹求和派的大臣,動不動就是喊逃,動不動就是派人去求和,聽得他頭疼不已,李奇又很少去上朝,他更是獨木難支,連一個共同語言的人都找不到,再待下去,他非得得抑郁症不可,他還是喜歡與這些武將在一起。

這一幹武將聽得臉上發燙呀,羞愧不已,人家一個從未上過戰場的知府和一個嬌生慣養的王子,尚且都有這等勇氣,敢於出城決戰,而他們這些征戰沙場的將士,卻顯得畏手畏腳。

這幾年,甚至是十幾年的仗都打到哪裏去了啊!

嶽飛對自己是非常生氣,對自己剛才那還沾沾自喜的策略更是感到羞恥不已,這還真是越活越回去了,站出來抱拳道:“末將願出城與敵軍決一死戰。”

牛臯等一幹將士也紛紛起身,表露出誓死一戰的決心,寧可戰死,絕不退卻一步,捍衛開封府的每一寸土地。

在李奇這一番的激勵之下,很快就統一了作戰思想,完成了他的第一個任務。

接下來就是點兵點將了,李奇直接將十幾萬軍隊全部部署在郊外,表示自己的決心,另外又吩咐人加緊訓練民兵,守護外城墻。又將開封府外城的十六道城門,劃分成十六個區域,衍生到郊外五十裏外,利用郊外的城鎮、鄉村以及那些堡壘、高嶺、橋梁構成一道道防禦體系,北重南輕,層層遞進,每一個區域派上一名主將鎮守,相互照應,由嶽飛擔任副統帥,指揮軍民布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