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5章 貨幣在手,天下我有(第2/2頁)

宋徽宗聽得滿面春風,捋了捋胡須,呵呵道:“好好好,好一個經濟制裁。”

李奇又道:“皇上,據微臣多日來的研究,發現如果加強對各國的貿易,不禁能夠解決貨幣危機,還能取得經濟制霸列國的效果。”

宋徽宗聽得眼中一亮,喜道:“快快說來。”

李奇道:“我大宋之所以屢屢發生貨幣危機,在於銅的價值高於貨幣的價值,以至於民間百姓大量收藏貨幣,但這只是其中一個原因。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周邊很多國家都不生產貨幣,即便生產,也得不到本國百姓的認同,全部采用我們大宋貨幣,像日本、西夏、高麗、現在金國皆是如此。如此一來,等於是一朝所鑄、四朝共用,這也就造成雖然我大宋貨幣產量已經超過歷代數倍之多,但總是感覺不夠用的根本原因。但這種情況對於我們而言,也並非壞事,因為貨幣就是經濟的根本,換而言之,貨幣就是經濟戰爭中的一把利器,只要我們穩定住了國內的情況,針對貨幣進行改革,到時我們就可以利用貨幣對於任何一個使用我大宋貨幣的國家實行制裁,因為貨幣的價值全是根據我大宋的政策而改變。貨幣的升值與貶值都會對那些使用我大宋貨幣的國家造成非常巨大的影響,因此我們占有絕對的主導權,我們可以拿著貨幣作為一個宏觀調控的策略,在無形中掠奪他國財富,牽制各國。還有,一旦我們的出口貿易遠高於各國的話,那麽我們就可以利用商人從各國將貨幣奪取回來,一舉數得,何樂而不為了。”

蔡京聽得眼中大亮,道:“皇上,微臣以為此舉大為可行。”

宋徽宗見蔡京如此激動,忙問道:“愛卿為何這般說?”

蔡京樂呵呵笑道:“回稟皇上,其實貨幣已經給我大宋帶來了豐厚的利潤。想當初我大宋與遼國簽訂檀淵之盟時,當時朝中很多人都反對,說檀淵之盟乃是自取其辱,有損我中原大國的威望。但從以後的事實來看,檀淵之盟給我大宋帶來的利潤簡直是無以計量。不錯,當時我大宋每年要向遼國歲貢銀十萬兩,絹二十萬匹,咋一聽的確很多,但是我大宋對遼用兵的費用卻是這歲幣支出的一百倍不止,如此算來,檀淵之盟未為失策。而且,自檀淵之盟後,我大宋與遼國展開了自由貿易,也讓我大宋歲入創開國以來最高峰,但是遼國的財政卻變得十分混亂,這就是因為我大宋出口的商品都是遼人迫切需要的,而遼人的商品唯有畜牧業是我大宋所缺,以至於,年初我們給予遼國的歲貢,不到年中就全部賺回來了,還大賺了一筆。然而,正是由於這種不平等的貿易關系,我大宋每年從遼國賺來的貨幣不計其數,以至於遼國的貨幣緊缺,最後導致他們必須得以戰馬來換取我大宋的貨幣,雖然後來遼太後又禁止對我大宋出售馬匹,但由於貨幣的需要,走私馬匹的兀自很多,而且貨幣的緊缺也對遼國的經濟造成非常大的傷害,導致後來遼國經濟蕭條,外強中幹,最後為金所滅。我們大可如法炮制,加強對金國、西夏、日本、交趾、高麗等國的貿易,用貨幣來賺取財富,老臣想這也是經濟使經濟建設的主要目的。”

日。這老蔡還真是一個天才啊!竟然能想到用貨幣戰爭抹去檀淵之盟所受的屈辱,還能舉一反三,將話題轉到經濟建設上面,真是厲害之極,不虧為變法狂人,什麽事都能扯到變法上面去。李奇對蔡京這番話是佩服的五服投地啊。

趙桓也道:“父皇,兒臣也以為此計方為上上策,若是一個國家沒有了貨幣,那麽必亡矣,越多國家用我大宋貨幣,那麽我大宋便可掌握更多國家的經濟。我們一方面促使他們用我大宋貨幣,一方面加強對外貿易出口,依靠商人掠奪他們國家的貨幣,此消彼長,我們大宋國力必將遠勝於其它國家。”

“微臣附議。”

“臣也附議。”

李邦彥、白時中等人也都站了出來。

李奇趁熱打鐵道:“太師和太子殿下說的真是太妙了,總而言之,貨幣在手,天下我有。”

宋徽宗聽得是龍顏大悅,還打個屁的仗啊,用貨幣弄死他們就行了,哈哈道:“好!好一個貨幣在手,天下我有!哇哈哈!李奇。”

“微臣在。”

“此舉能否成功,你看你們商務局了。”

“微臣定當不負聖恩。”

“朕相信你。”

李奇搓著手,臉上露出笑意,暗喜,現在總該論功行賞了吧。

果然,宋徽宗哈哈笑道:“你此番出行鳳翔,屢立奇功,應當重賞,不過在此之前,你得把這事先給解決了。”說話間,他手朝著左邊角落裏一個紅木箱子一指。

李奇好奇的轉頭一看,面色一緊,不會又是一箱子奏折吧?我滴天啊!還有完沒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