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3章 會議(下)(第2/2頁)

說實話,李奇並不喜歡儒教,但是面對數十位儒生,他還真不敢說太重的話。

許先聽的有些犯迷糊了,謹慎道:“副學院,你說這慎言慎行可有詳細規定。”

真是一個書呆子啊。李奇搖搖頭道:“這若是明文規定,難免會阻礙你們教學,所以這就得靠你們自己了。”

許先擔憂道:“那你能否具體與我們說說?”他真害怕自己因為一時失誤而失去這份來之不易的工作。

李奇沉思一會,道:“那好。我且問你,君子遠庖廚是何意?”

眾人一聽,紛紛露出詭異的表情。暗道,他自己不就是廚子出身麽,他這不會是在給咱們使暗絆子吧。

許先這人也比較單純,沒有想太多,隨口道:“那自然是君子不應當留在廚房這種殺生地方。”

李奇一笑,朝著白淺諾問道:“白娘子,你素稱東京第二才女,不知你對這句話又有何見解?”

白淺諾微笑答道:“此話乃是出自《孟子》的《梁惠王章句上》,孟子提出‘君子遠庖廚’的原因,是為了借著齊宣王‘以羊易牛’的做法來勸告他,為君主者不應講霸道,而應講王道,以仁政統一天下,使天下人心歸服,孟子主要提倡的並非是君子不應當立於廚房,而是指的是君子見到那些牛羊被宰殺時的模樣,會心有不忍,作為君主更是要心懷對天下蒼生的不忍。”

“說得好。”

很多白淺諾崇拜者紛紛為之叫好。

蔡京也是聽得頻頻點頭,道:“東京第二才女倒也不是浪得虛名,白相真是好福氣呀,只可惜是女兒身,不然定能成為我大宋之棟梁。”

高俅點頭道:“是啊,康兒能有她一半好,那我便知足了,唉。”

高衙內聽到這話得多傷心啊。

陳東聽罷,滿臉敬佩,拱手道:“白娘子高見,陳東受教了。”

白淺諾忙回禮道:“不敢,不敢。”

幸虧有這丫頭幫忙,我連這句話出自哪裏都忘記了,沒文化裝逼真是一件苦力活呀。李奇心頭捏了一把冷汗,點頭道:“白娘子說的不錯。各位也應該都聽說了,我們太師學府還專門設置了廚藝這一門課程,倘若你們就如許先剛才那般所言,那些學生如何還願意去學習廚藝。但是,那些員外、富紳之所以願意出錢幫我們建設太師學府,就是希望我們能幫他們培養出一些廚藝精湛的大廚來,可是你們的一句話,就讓你們的雇主血本無歸,你們拿著他們給的錢,卻還處處與他們作對,況且這又不是什麽傷天害理之事,我想這理到哪裏都說不通吧。這也就是我為何要你們慎言慎行。”

許先滿臉大汗,忙起身作揖道:“多謝各位指教,在下謹記在心,今後一定會注意的。”

蔡京聽他們辯論倒也覺得有趣,拱火道:“李奇,老夫以為就因為許先的一時口誤,而妄下定論,未免太過籠統了,你還得跟我們再詳細說說。”

靠!老子可是一個理科生呀,肚子就這點墨水,你倒是才華橫溢,你咋不出來說呀。李奇心裏十分鄙視這老貨,忽聽得一人道:“太師說的對,方才或許是因為許兄的一時緊張,才會答錯。”

李奇轉頭一看,見識一位二十五六的青年,眉宇間帶著幾分傲氣,這人名叫曹文。心念一動,笑道:“那好,我且問你,‘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這話是否正確?”

曹文道:“自然是正確,道德高尚者只需曉以大義,而品質低劣者只能動之以利害。君子於事必辨其是非,小人於事必計其利害,孔聖人用此來區分一個人的品行,那真是再適合不過了。”

眾人聽得也是頻頻點頭,這次就連白淺諾也點頭表示贊同。

李奇掃視眾人一眼,忽然猛一拍桌子,砰地一聲,嚇得眾人渾身一顫。大聲道:“錯。大錯特錯。”

這小子就愛故弄玄虛。蔡京眉頭一皺,道:“此話何錯之有。”

李奇笑道:“此話是一點錯都沒有。”

這話也太自相矛盾了吧。眾人臉上皆是一片茫然。李奇又道:“倘若這話從太師口中說出,那自然是一點錯都沒有,但是這話從曹文口中說出,那就是大錯特錯。”

眾人又是一愣,均想,這馬屁拍的忒也差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