尾聲 從“黃冊庫”看明代“祖制”的命運

絞盡腦汁的黃冊制度

  如前所述,戶口制度是大明王朝一切制度的基礎。黃冊制度承擔著“維系職業世襲制,防止百姓自由遷徙,保證國家稅收”的三重重要使命。所以朱元璋對這個制度異常重視。這從黃冊制度的嚴苛規定中一目了然。

  黃冊的規格有嚴格要求,用紙必須是上等厚綿紙,不得染色或漂白。長寬各為一尺二寸,不得絲毫有誤。必須用正楷書寫,字體大小、行間距都有明確標準。每一頁如果有一個字寫錯,就必須整頁重抄,不得塗抹挖補。裝訂也有統一標準:必須用粗牢的綿線裝訂,可以少量使用漿糊,但漿糊中必須加入椒末等殺蟲藥來防蛀。

  黃冊制度是層層上報制,每次造冊時,都由每家每戶按官府要求的格式和內容,在“供單”上詳細填寫自己家在這十年內的人口、財產變化。各州縣的主官須親自審查黃冊造辦是否真實,每一項與供單記載是否完全相符,然後還要在黃冊上簽名畫押,以示負責。然後將黃冊交送到府裏。府裏同樣按這個程序審查一遍,編成本府的總冊,簽名畫押用印後送到本省的布政使司(明清兩代的地方行政機關)。布政使司審查後,再編成本省的總冊,送交戶部(掌管戶籍財經的機關)。最後由戶部將全國人口、財產情況匯總,送交皇帝禦覽。(《後湖志》卷四)每到新冊入庫之年,明政府都要從國子監調來一千二百名監生,在禦史等政府官員的帶領下,進行“查冊”工作。“定取國子監監生一千二百名,以舊冊對比新冊奸弊。”(《後湖志》卷十)通過以上敘述,我們可以發現,朱元璋為黃冊制度,可以說是費盡心血。在他的設計中,這一制度要和他所設立的其他大綱大法一道,作為不可動搖的“祖制”,垂之萬世,保證大明王朝的長治久安。而在高壓政策、精密組織以及朱元璋高素質的幹部隊伍合力之下,洪武年間的黃冊制度確實運行得極好。通過這樣嚴格的程度,全國的人口信息,十年一次全部匯送到南京。這一時期的黃冊制度基本上達到了信息真實,數字準確,因此確實起到了平均賦役的良好作用。這本是朱元璋建立黃冊制度的初衷之一。

祖制的空殼

  朱元璋對自己給子孫後代留下的“祖制”,是十分自信的。他認為經過自己這顆超級大腦幾十年日夜不停的思考,這些“祖制”已經達到盡善盡美的程度,沒有改進的余地了。他不放心後代們的智力水平,所以一再強調,他留下的這些規矩,一個字也不許改。他囑咐後代們“欽承朕命,勿作聰明,亂我已成之法,一字不可改易”(《實錄》卷八十二)。他要求“以後嗣君,並不許立丞相,臣下敢有奏請設立者,文武群臣即時劾奏,處以重刑”(余繼登《典故紀聞》卷五)。

  那麽,這個“祖制”,被他的子孫後代們執行得怎麽樣呢?

  幾乎明代每一個皇帝都要反復強調自己對祖訓的恪守之誠。如明宣宗就說:“朕祗奉祖宗成法,諸司事有疑礙而奏請者,必命考舊典。蓋皇曾祖肇建國家,皇祖考相承,法制詳備。況歷涉世務,練達人情,謀慮深遠,子孫遵而行之,猶恐未至。世之作聰明,亂舊章,馴致敗亡,往往多有可鑒。”

  而明代臣民一提起祖訓,更是神魂飛越,推崇得無以復加,崇拜得一塌糊塗。天啟間潘孔壁的說法就很有代表性:

  太祖……創制立法,至精大備,明明典則,貽厥子孫……真萬代之龜鑒。列聖相承,二百四十七年以來,海內晏如……實我皇祖德澤,法度纏綿而鞏固之……我皇祖經世大法,該而核,簡而要矣!

  在這樣強大的恪守祖訓的政治傳統之下,表面上看,黃冊制度一直運行下來,而且規矩依然森嚴。黃冊庫初建時,只是在湖中的舊洲島上建有少量庫房。隨著黃冊每十年一造,每次匯送戶部約六萬冊,新舊並存,冊庫也每十年增建約三十間。所以後湖中的冊庫與黃冊,逐漸增多,布滿了舊洲、新洲、中洲等各島。

  洪武二十四年(公元1391年)有冊庫34間黃冊五萬余本。萬歷三十年,增長到667間。到明朝滅亡前夕,後湖共收貯黃冊達一百七十九萬余本。正如後湖管冊官、南京戶部主事計宗道在一首詩中所形容的:“九州圖籍歸天府,萬載珍藏亦富哉。”這樣巨大的規模,在當時世界上是罕見的。

  自明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起,至清兵攻陷南京,黃冊庫的工作前後二百六十多年從未間斷。不論從它保管整理的档案的數量和文件利用的頻繁程度,還是從它本身各種規定嚴密的工作制度,後湖黃冊庫都是當時世界上最偉大的档案館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