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3章 信德奇兵(第2/4頁)

但絕不僅僅是這一艘,後面還有亮點,在黑暗中無窮無盡,不知有多少艘大海船正向這裏駛來。

李慶安當然知道,一共有三百艘大海船,滿載著兩百萬石糧食,海船是從遙遠的信德駛來,原本是在廣州港卸貨,但由於江南戰事發生,李慶安又命令三百海船繼續北上,最終目的地便是眼前的這座鹽港。

兩百萬石糧食和大量的天竺物品就將卸貨在鹽港,但李慶安要的不是這些貨物,而是這三百艘可以遠航深海的大船。

身軀龐大的海船在引導船的慢慢引領下,停在了碼頭上,碼頭長約兩裏,可同時停泊八艘大船,火把點燃了,火光昏暗,碼頭上依然顯得十分昏黑。

數百名水兵動作熟練地忙碌著,他們將手臂般粗的纜繩繞緊在鐵樁上,將大船固定下來,甲板開啟,長長的弦板搭上船舷,十幾條卸載糧食的專用滑板也扣上了船舷。

這時,一隊押船的安西軍士兵從甲板上快步下來了,為首軍官忽然看見了李慶安,士兵們頓時異常激動,他們萬萬沒有想到會在這裏見到他們的主帥,紛紛上前單膝跪下行軍禮,為首軍官道:“卑職信德軍第五衛郎將田建明率部眾參見大將軍。”

李慶安也心中高興,能在江南海邊遇到信德的駐軍,他簡直有一種跨越時空的感覺,連忙上前將他扶起,笑道:“田將軍請起,各位弟兄一路萬裏跋涉,辛苦了,大家起來吧!”

士兵們站起身,田建明稟報道:“回稟大將軍,卑職率一千兒郎護衛船隊前來,一路順利,原本船上還有數百名波斯和粟特商人,他們在廣州下了船,現在船上除了船員外,就只有我們一千安西軍,一共有兩百萬石糧食和一些天竺的藥材,全部保存完好無損。”

李慶安點點頭道:“這是我們第一次從信德向大唐運送糧食,這條航線一旦固定,將來還會有更大規模的糧食運輸,五百艘、甚至上千艘大船,希望田將軍能給我帶出更多能遠航的水軍,不要讓我失望。”

田建明大喜,大將軍的意思就是將重用於他,他連忙躬身道:“卑職願竭盡全力。”

李慶安笑了笑,又大聲對士兵們道:“各位兄弟不遠萬裏,艱苦跋涉,這一次,每個弟兄都將記功一級,很快有更重要的使命等著大家,希望大家再接再厲,再立新功!”

士兵們躬身齊聲道:“願為大將軍效力!”

……

船隊靠岸,立刻開始忙碌起來,三萬多士兵奔上一艘艘大船,將一袋袋糧食滑卸下了大船,數萬士兵一直忙碌到四更時分,兩百萬石糧食終於卸載完畢,這時,三萬士兵和戰馬開始列隊上船了,李抱真給李慶安抱拳施禮道:“大將軍,末將出征了。”

“李將軍,祝你旗開得勝,早傳捷報!”

黑暗中,李慶安挺立在碼頭上,在夜風中對出征的將士抱拳施禮,一艘艘大船陸續調頭,在黎明前的黑暗中駛入了大海,向遙遠的南方進發。

……

時間又漸漸過去了幾天,兩岸軍隊依然保持著膠著狀態,或許是意識北唐軍無船渡江,且在水軍方面不如自己的緣故,一直士氣低迷的南唐軍竟漸漸地士氣高昂起來,每天都在水面上進行實戰演練,一隊隊大船耀武揚威,在大江中來回遊弋,鼓聲如雷,呐喊聲震天,就像對北岸進行示威一般,而反觀北岸,卻靜悄悄的,只有一些漕船沿著岸邊低調行駛,運送著糧食和物資。

這天下午,一只小船從北岸駛來,船上是一名年輕文士和兩名跟隨他的士兵,船還沒有到岸,幾艘南岸戰船便立刻迎了上去。

戰船將小船四面圍住,上千把弩箭對準了船上的年輕文士,南唐大將高仙琦站在船頭厲聲喝道:“來者何人?”

船上年輕文士抱拳施禮道:“在下是安西節度使李大將軍帳下文書官張知節,奉大將軍之命特來給吳王殿下送信。”

張知節從容自若,在弩箭的包圍之下毫不畏懼,又朗聲道:“我們一共只有三人,我還是個讀書人,就把吳王的十萬大軍嚇得如臨大敵嗎?”

高仙琦盯了他半晌,一擺手道:“帶他去見殿下!”

戰船閃開了一條路,小船緩緩靠岸,張知節在百余人的押解下,在丹徒縣的吳王行營而去。

吳王李璘剛剛接到了襄陽的飛鴿傳信,李亨的十萬大軍已經攻破了襄陽城,李瑁自焚身亡,荊襄已經被南唐大軍占領,這就意味著江南軍的西撤通道終於打開了,這個消息令李璘激動萬分,很快消息傳開,大營內一片歡呼,不少人相擁而泣,所有的士兵和將官沒有一個人願意和李慶安作戰,西撤通道的打開,就等於給了他們一個生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