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4章 再行一棋(第2/4頁)

“這些錢都是隱龍會的嗎?”

“一部分是,一部分不是,臣打算清理賬目後正式稟報聖上。”

李隆基想了想便道:“朕有兩個意見,第一,聚海行櫃坊是安西軍所開,裏面有不少錢是安西軍將士存在櫃坊,所以除了隱龍會的錢外,其他錢不準動,櫃坊也繼續開業;第二,給朕全力搜捕隱龍會和漢唐會成員,寧可錯抓一百,不可放過一個,你聽清了嗎?”

“臣遵旨!”

楊國忠見李隆基居然放過了聚海行櫃坊,心中不由有些失望,但他畢竟是相國,也明白其中的微妙所在,聚海行是安西軍所開,很多將領都存錢在那裏,李隆基要對付的是李慶安,關了聚海行,就得罪了整個安西軍,這等於是變相幫了李慶安。

這時,李隆基又緩緩道:“朕反復考慮過了,本來朕打算用封常清來奪李慶安的權,但封常清的資歷顯然淺了一點,還不足以讓其他安西將領心服口服,所以朕想到了一人,此人比封常清更有資歷,更能勝任朕的重托。”

楊國忠忽然反應過來,驚喜道:“陛下說的莫非是……”

“對!朕說的就是夫蒙靈察。”

楊國忠想到的卻是高仙芝,他連忙道:“陛下,為何不用高仙芝,把他從劍南調走,放去安西,兩虎相爭,必有一傷,臣以為這樣會更有成效。”

應該說楊國忠這個建議非常毒辣,既可解除高仙芝對劍南的控制,讓劍南重回他楊國忠的手中,又可讓高仙芝去對付李慶安,為高明的一石二鳥之計,這條計策是令狐飛給楊國忠的建議,楊國忠抓住這個時機說了出來。

但李隆基卻搖了搖頭,“這個計策雖好,但朕擔心安西之事沒有解決,劍南的風波又起,你要想到,高仙芝也不是省油的燈,他可是安南郡王,去安西算什麽?如果他不遵旨怎麽辦?會不會把平靜的劍南局勢攪亂?這些朕都要考慮,而且若高仙芝搞掉了李慶安,那又怎麽搞掉高仙芝,說不定還更有後患,所以朕決定還是用夫蒙靈察,他是老安西節度使,他比高仙芝更合適,你把他找來,朕要和他好好談一談。”

“陛下深謀遠慮,臣萬萬不及,臣這就去找夫蒙靈察。”

楊國忠心悅誠服,拍了一記馬屁,匆匆去了。

楊國忠走了,李隆基慢慢坐到案便,在一張紙上寫下了高仙芝和夫蒙靈察兩個名字,他仔細看了半天,提筆在夫蒙靈察上面畫了個大圈,想了想,又在高仙芝上面畫了個小圈,楊國忠的建議其實也不是沒有道理,但風險太大,只有在迫不得已時才能使用,但凡有一點余地,他都不會采用這個辦法,不過可以作為備用方案。

片刻,門外傳來了宦官的稟報,“陛下,夫蒙靈察到了!”

“宣他覲見。”

夫蒙靈察從昨晚到現在便一直在大明宮外等候,揭發李慶安固然讓他心頭的嫉妒得到一點平衡,但夫蒙靈察更期盼的是,他從這件事中能得到什麽,盡管他年事已高,即將到退仕的年齡,但他對權力的欲望卻從來沒衰老,他一直盼望著,有一天他能重回過去的輝煌,而不是就此消失在大唐舞台上。

此刻他心中激動萬分,竟有一種想哭的感覺,一進房內他便跪了下來,顫抖著聲音道:“老臣參見陛下!”

李隆基原本是怕他不想去,而安撫他幾句再鼓勵他,可見他這副模樣,便知道沒有必要安撫他什麽了,便開門見山道:“朕打算任命你為安西節度使,你可能勝任?”

一行熱淚從夫蒙靈察的眼中滾出,他哽咽道:“老臣願為陛下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李隆基點點頭又道:“朕是打算任命你為安西節度使,但不是現在。”

夫蒙靈察一怔,他有點不明白李隆基的意思,但他也不敢吭聲,只聽李隆基又道:“朕先封你為安西節度副使,五鎮都兵馬使,再給你一個西州都督,你幾時給朕拿下李慶安,那你幾時就是安西節度使,你明白嗎?”

這個任命在夫蒙靈察的意料之中,李慶安既是建成太子之後,李隆基豈能容他?要想在安西除掉李慶安,除了自己,他還能靠誰?想到這,夫蒙靈察傲然昂首道:“請陛下放心,老臣在安西幾十年,根基雄厚,只要老臣去了安西,不敢說十成兵馬,至少八成軍隊都會聽老臣的指揮,這就是老臣的人脈。”

李隆基就喜歡他這種自信,便欣然道:“那好,朕就拭目以待!”

……

李慶安是建成太子之後的消息,如風一般傳遍了長安朝野,也傳到了李林甫的府中,此刻的李林甫已經辭去了一切職務,在家養病,但李林甫已是風燭殘年,即將走到人生的盡頭,最後一次公開露面是半年以前參加朝會,從此以後,他再也沒有出門一步,甚至連他的大部份子女都沒有再見到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