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卷 日月當空 第5章 雪夜襲太原(第2/3頁)

楊峰道:“還有就是燕王已經承諾不和陛下爭奪皇位,這可是一個大好消息,咱們大周不會內訌了。”

張承平勉強的幹笑了兩聲,不以為然。

楊峰也收起了笑容,正色道:“如今兵馬都在傅將軍掌握之中,咱們唯有使用權謀合縱連橫之計,才能逐鹿中原,奠定大統,微臣已經有了辦法。”

說著,他從袖子裏拿出一張簡略的地圖來,向張承平講解著:“陛下請看,這裏是大同,這裏是大青山,蒙古人的地盤,這是河套,陰山,是西夏人的地盤,咱們要想有所發展,必須從這兩個方面入手。”

“現如今蒙古人正在和漢軍騎兵打仗,急需鐵器、火藥、磚茶、絲綢等物資,咱們可以滿足蒙古人的需求,用這些緊俏物資換來戰馬和牛羊,敵人的敵人就是我們的朋友,幫助了蒙古人就是幫助了我們自己。”

“還有西夏人,雖然他們的公主嫁給了賊首元封,但是西夏王和王太子一直想建立大夏朝,重現當年盛世,他們存了這個心思,我們就好利用……”

“……皇帝不妨明日早朝,向傅將軍面授機宜,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勸他趕緊行動,若是再這樣按兵不動,等人家打到家門口就晚了,陛下,陛下!”

楊峰滔滔不絕的講了很多,張承平卻不由之主的走神了,這些計策雖然聽起來不錯,但操作起來受損害的還是老百姓,蒙古人和西夏人再多鬧騰幾年,中原的徭役賦稅就不會降低,青壯年的大量傷亡,妻離子散的場景都不會少,而這一切又是為了什麽?難道為了自己在長江邊上那個大大的皇宮裏登基坐殿,號令天下?亦或是這些大臣封妻蔭子,流芳千古?

錯!這一切都不過是出於幾個人的貪欲而已,為了一己之私,就鋌而走險,把整個民族拖進戰爭的深淵。

元封是什麽人?他是馬上得天下的君王,一步一個血腳印殺出來的,難道還會在乎這些小計倆,西涼的騎兵比蒙古人還厲害,漢軍的步兵炮兵更是無敵於天下,任何徒勞的掙紮都不過是苟延殘喘罷了,早一年晚一年統一對元封,那個自己親生兄長來說,基本沒有什麽區別。

張承平走神了,只看見楊峰的嘴在一張一合。說的什麽卻完全聽不進去,他的眼神有些散亂,以至於楊峰發現自己是在對牛彈琴,不由得怒道:“陛下,陛下,醒醒。”

張承平一個激靈,坐直了身子道:“朕知道了,你留下折子回去吧,朕明天自會找傅有德。”

皇帝心不在焉,談不出什麽結果來,楊峰一臉的恨其不爭,悻悻然離去了。

雪,還在下,張承平走到門口,看到已經變成白色的世界,嘆道:“如果雪能將世間的罪惡都清洗的幹幹凈凈該有多好啊。”

……

次日早朝,張承平果然按照楊峰的交代向傅有德面授機宜,但是傅有德這個老狐狸卻只是打哈哈,這些計策不是不好,只是太過折騰,傅有德只想偏安山西,割據一方,沒心思玩的這麽大。

傅有德不點頭,所有的計劃都泡湯,楊峰等人還一點辦法都沒有,畢竟他們手底下沒有兵馬,只有一幫成不了氣候的錦衣衛。

楊峰不死心,企圖以招募禦林軍的名義招兵買馬,擴充自己的力量,但是傅有德哪容臥榻之旁有他人酣睡,兩下裏見招拆招,內鬥不已,晉中平原的這個冬天,注定不會平凡。

傅有德不是傻子,他早就和漢王那邊暗通款曲,只是價碼雙方沒談攏而已,傅有德要的是世襲國公的位子,永鎮三晉,原來的人馬一兵一卒都不能裁撤,還要朝廷撥發足額的軍餉糧草兵器,才願意改換旗幟,歸順大漢。

若在以前來說,傅有德要價不算高,但是現在看來,就有些無厘頭了,天下大勢已定,那還由得你漫天要價。

漢軍也曾經試探著進攻了幾次,可是都被晉軍挫敗,山西到處都是山,呂梁山,太行山,中條山,那都是茫茫大山,幾十萬軍隊撒進去都不見個人影,晉中平原只不過是群山環抱中的一個山谷狹窄地帶而已,有這樣的天然屏障,何愁不勝。

傅有德還有三個兒子,這三個人可比呂珍的三個兒子有出息多了,個個都是能征善戰的大將,上陣還是父子兵,有他們把守關隘,必定萬無一失。

……

花花真定府,錦繡太原城,這是流傳於宋朝的諺語,真定府和太原城分別位於太行山東西兩側,是華北平原和晉中平原上最繁華的大城市,這裏的山勢也相對平緩,自古就有道路連通。

正因為如此,這裏擺放著晉軍的主力部隊,扼守著太行山間重要關口—井陘口,這裏地勢險要,堪比潼關,也是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雄關,晉軍多征募自當地山民,崎嶇山地行走如飛,熟悉當地地形地貌,有他們把守井陘口,傅有德一百個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