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驚風密雨 三七、殺叛奴武丹奉懿旨 匿行藏李柱騙官兵(第2/4頁)



  就在這時,養心殿院的垂花門“轟”地一聲被撞開了,幾十個太監像沒頭蒼蠅一般擁了進來。他們打著火把,舉著大刀,有的叫著“反了,反了”,有的喊著“抓反賊呀。”但卻橫眉立目直撲站在照壁前的康熙皇上。犟驢子怒罵一聲,縱聲迎了上去,“唰唰”兩劍,砍倒了兩個跑在前邊的人,其余的被他這威勢嚇住了,躲在黑影裏,只是呐喊卻不敢上前。突然,垂花門口又進來了一批人,也是打著燈籠火把,卻沒有人呐喊。犟驢子正要闖過去。卻被穆起煦拉住了:“後退,是老佛爺在這裏。”

  太皇太後沉著地走了過來,她的身後是皇後和貴妃。狼譚仗劍護侍在太皇太後身邊。皇後赫舍裏氏懷孕已經九個月,卻強自鎮定著。她掃了一眼院內的局勢,聲音不高卻沉穩有力地叫了一聲:“犟驢子在嗎?出來答話!”

  犟驢子閃身出來,跪下答道:“回主子娘娘,奴才犟驢子在!”

  “平身。我乃天下國母,六宮之主,今日賜你改名武丹並特許你在內宮裏開殺戒,懲治叛賊!”

  “謝主子娘娘,奴才武丹領旨。”

  就在皇後和武丹一問一答之際,一個造反的太監突然從黑影裏竄出來,揮著大刀向皇後撲去。皇後身邊的大宮女墨菊,拼死向前,護著皇後,被那賊一刀砍中小腿,倒了下來。武丹勃然大怒。他原是關東響馬出身,勇猛殘暴,自從被選入大內,當了皇上的貼身侍衛,從來沒有痛快地殺過人。今天,奉了皇後懿旨,再無顧慮,大吼一聲,一把抓過這個太監,“哢察”一劍,將他從腸到腹,來了個大開膛,鮮血和腸子一齊流出來。武丹抓同那個太監的心來,扔給墨菊:“快吃了它,吃了就不疼了!”

  “太皇太後雖然隨軍征戰多年,也從未見過這等兇殘的殺人方法,連忙合掌念佛,皇後更是嚇得心驚肉跳,閉了眼睛,不敢再看。

  武丹見穆子煦和狼譚已經護住了主子,再無後顧之憂,便吼叫著殺向黑影裏,只要見到拿著武器的太監,揮手就是一劍。他知道,宮中有嚴規,除侍衛外內宮太監一律不許私帶武器,看準了這一點,他的劍下就不會有冤魂。造反的太監們被逼得再無生路,呐喊一聲猛地反撲過來。狼譚冷眼旁觀,有一個喊得最兇的肯定是他們的頭子,便出其不意,躍上前去,一把抓住,又大叫一聲:“都放了武器跪下,要不然叫你們和他一樣死法。”一邊說,一邊刷刷幾刀,把那個太監大卸八塊。眾反賊個個嚇得魂飛天外,扔下手中刀劍,趴在地上不住地磕頭求饒。

  康熙見滿院子屍體狼藉,血跡斑斑,怕驚嚇了老佛爺和宮眷,便喝令狼譚和武丹停手,吩咐一聲:“把他們交到慎刑司去,嚴加看管聽候審訊。”說完一轉臉,看見魏東亭汗水淋漓地走了過來,忙問:“小魏子,那邊情形怎樣了?”

  “回主子,和這裏差不多,已經處置過了。全宮造反作亂的,只此兩處。”

  太皇太後素來賞識魏東亭,見他身上並未沾血帶汙,驚異地問道:“你沒有殺人?”

  “回老佛爺,奴才沒奉聖命、懿旨,不敢殺人。只挑了十幾個人腿筋,殘廢怕是免不了的。”

  太皇太後合掌道:“阿彌陀佛!賞你黃金一百兩,這邊一人五兩!”

  康熙聽祖母如此處置,不禁開懷大笑。

  小毛子的突然出逃,打亂了鐘三郎香堂的叛亂計劃,逼得楊起隆急促起事。按他們原來的計劃,是要在十三處同時舉火的,可是,匆忙之中,只有四處接到了號令,還被圖海派出的綠營兵迅速撲滅。而周培公帶領的大隊人馬,又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包圍了潞河驛。楊起隆措手不及,只好率眾抵抗。他的香堂會眾,雖然喝了符水,拜了神明,可是碰上真刀真槍的官兵就全都現了原形,剛一交手就被打亂了陣腳。一個個抱頭逃竄,只恨爹娘少生了兩只腳。眨眼之間,揚起隆的身邊只剩下了二百多個死黨信徒,被節節逼近的官軍,壓縮在紅果園裏。

  此時,天將破曉,軍師李柱清點了一下人數,又逃亡了一半。連口口聲聲說要和楊起隆生死相依的吳應熊,也不知逃往何處了。剩下這夥人,七零八散地坐在樹下的草叢裏,頭上冒著熱汗,嘴裏噴著白霧。人人目光癡呆,個個垂頭喪氣。楊起隆沒想到,三十年苦心經營,卻是這樣一個下場。真是欲哭無淚,欲逃無門了,只得低下頭來,不住地唉聲嘆氣。

  突然,他拾起亮光晶瑩的寶劍,掃視一下眾人:“唉,天喪大明,非人力可以挽回,諸位保重,我去了……”說著,橫劍就要自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