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崩 潰

1

武裝政變的次日,新政權的首領們派遣宦官邊樹到駐在漢城的各國使節處,通告新政權成立。美國駐朝鮮的是公使,英、德兩國的是總領事。

美國公使和英、德兩國總領事立刻往景佑宮晉謁國王。政變集團派給外國使節各三十名士兵,擔當護衛。這是上午八時的事。日本竹添公使同政變集團有密切關系,已在景佑宮裏,自當別論。對清政府方面,則不做任何通知,因為這次武裝政變從一開始就是反清的。以金玉均為首的政變首腦同日本一樣,是以從朝鮮排除清政府勢力為目的的。

據金玉均的日記記載,美國公使向他表示友好,而英國總領事並非如此。

景佑宮很窄小,眾人集中在這裏,顯得擁擠。特別是閔妃,更為不滿。於是決定遷至景佑宮南面的李載元私邸,這裏比景佑宮寬敞得多。

閔妃仍不斷地要求金玉均返回大闕(昌德宮)。

“請等一等。”金玉均說,實際上是拒絕。像這樣明目張膽的反清活動,清政府豈能就此罷休。金玉均決心一戰,而昌德宮過於寬大,難以防守,若在景佑宮或李載元私邸,人數雖少,亦可堅守。

這期間,竹添公使對朝鮮國王進行遊說,從世界大勢一直說到人事問題,譬如:“陛下知道嗎?朝鮮軍隊可以說前營最好,比其他各營都精銳。前營是樸泳孝訓練和培養的,但他以前卻未擔任軍職,為什麽?為什麽不用有才幹的人呢?”

竹添公使剛剛說服國王,閔妃又傳喚他,又是遷回昌德宮的事。

“商議一下試試……”他含糊其詞地應付了一句。

回到國王那裏,國王又被母後催促返回昌德宮。國王只得向竹添苦苦哀求:“無論如何也請設法。”

“現在清軍的動向不明,總之,先命人偵察一下昌德宮的情況再定。”

竹添派村上大尉前去偵察,看看若清軍來攻,昌德宮的地形之利和李載元宅邸相比,有多大差別。不多時,村上大尉歸來,報告說:“遷回昌德宮也不要緊,我很了解敵人。”

除了地利,他也考慮了敵人的戰鬥力。不過,對清軍力量的估計似乎是低了一些。

“那麽好吧,我讓女人們糾纏得簡直受不了。”竹添公使終於答應了遷回昌德宮。

聽到這個消息,金玉均大驚,對竹添說:“閣下不該這麽隨意地決定問題。據景佑宮之地利,觀察清軍之動向,這是最初的計劃。遷到這裏,已是做了最大讓步,豈能再遷回昌德宮……”

“防守的事,用不著擔心。已經跟國王說了,就不要再多言。”竹添說道。

這次政變是以日本的軍事力量為靠山,所以,特別是在軍事方面,日本方面握著主動權。正因如此,竹添才敢於任意改變計劃,並不同金玉均等朝鮮領導人磋商。

能夠返回昌德宮,國王李熙高興極了。

按照原來的計劃,是把國王遷到江華島,因竹添反對而未能實現。可見,政變集團是看日本方面的眼色行事的。金玉均雖然很懊惱,但也無計可施。

遷回昌德宮後,防守部署與在景佑宮時基本相同:內衛是政變的核心人員,中衛是日本兵,外衛是朝鮮四營軍隊。

在發表新政權人事的同時,討論了“革新傳教”,即政變後新政權的革新政治綱領,第一條是:“大院君不日陪還事,朝貢虛禮議行廢止。”

所謂廢除朝貢之虛禮,意味著不承認清政府的宗主權。

為了朝鮮的獨立,廢除屬國的屈辱的朝貢儀式,對朝鮮民族來說,是一條正確的路線。然而,金玉均等人一方面采取正確路線,另一方面卻踏上錯誤路線。武裝政變借用日本的力量,這究竟意味著什麽?他們的認識過於天真了。二十六年後,朝鮮被日本吞並,就是其結果。

另外,可以看出,政變者得不到大院君一派的合作,不但不能鏟除閔妃一派,甚至連維持日常行政事務也有困難。

“革新傳教”的第二條是:“閉止門閥,以制人民平等之權。以人擇官,勿以官擇人事。”

朝鮮政界向來是門閥第一主義。如不屬於權門貴族,則無望飛黃騰達。革新就是要停止這種門閥之見。並且,要依法制定人民平等之權利,等等。這些都是資產階級革新運動共通的標志。

國內財政統由“戶曹”管轄,把以前分散的集中起來。金玉均任戶曹參判,想把國家財政大權掌握在手。

此外,作為治安對策,設巡查制度,可能是日本制度的翻版。軍事方面,以前的四營你東我西,隨便行動,這回予以統一,並設置近衛軍。

“革新傳教”還附有行政簡化方案,除了政府六曹,其他多余的官員一律廢黜。

所謂六曹,即中國古制的行政部門六部,在朝鮮是吏、戶、禮、兵、刑、工。吏曹掌管官吏之任命,類似日本的內務省。戶曹掌管財政,相當於日本的大藏省。禮曹掌管同外國的交往與教育,相當於日本的外務省和文部省。兵曹即國防省,刑曹即法務省,工曹相當於建設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