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面張作霖(第4/5頁)

奉天集團的人員成分極其復雜,有各路土匪、小軍閥,還有各路降將、叛軍,對此張作霖一律一視同仁,不混編軍隊,讓他們全部繼續獨立編制,與奉軍完全平等。郭松齡反叛後,他與東北軍各個將領的來往書信,張作霖一把火全部燒掉,表示既往不咎。此舉在當時確實感動了無數將領,紛紛表示以後都願意為張作霖效死命。

用張作霖的話說是:“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媽了個巴子(他的口頭禪),好好給我幹,我絕不虧待人!如果吃裏爬外,我馬上槍斃他!”

但也別以為張作霖真的就是糊塗蛋,或者是個老好人。

張作霖有過一任秘書長,摸透了大帥的脾氣,把他伺候得服服帖帖,但最終還是被張作霖撤了職。眾將領為這個秘書長求情,張作霖的回答是:“我和他沒仇,就是因為他做了我那麽多年秘書長,從來沒和我擡過一次杠!我可能那麽多年沒犯過一個錯嗎?這種秘書長要來何用?”

張作霖創辦東北講武堂,培養了大批東北軍軍官,包括張學良

張宗昌人稱“三不知將軍”:不知道自己有多少條槍,不知道自己有多少錢,不知道自己有多少姨太太。曾做名詩:“大炮開兮轟他娘,威加海內兮回家鄉。數英雄兮張宗昌,安得巨鯨兮吞扶桑。”1932年被韓復榘派人暗殺於濟南火車站

同為土匪出身的“狗肉將軍”張宗昌落魄時投靠張作霖,張作霖用人不疑,照用不誤。憑借戰功,張宗昌一躍成為奉系驍將。

有一次,張宗昌從黑龍江駐地前往沈陽謁見張作霖,他大大咧咧地往大帥辦公室走,邊走邊高聲喊道:“老爺子,效坤(張宗昌的字)到了……”

話音未落,張作霖拍案而起:“出去!重進!你是軍人嗎?媽了個巴子的,當在家裏呢!”

高出張作霖一整頭的張宗昌頓時目瞪口呆,然後馬上原地頓足、立定、向後轉,邁步而出,然後在門口回身舉手敬禮:“報告!張宗昌到!”

雖然張作霖會用人,但還是在郭松齡身上看走了眼。

郭松齡外號“郭鬼子”,意思是他打仗鬼點子特別多。郭松齡是張學良的老師,堪稱奉軍裏最能打也最會打的將領。張學良對郭松齡佩服得五體投地,張作霖曾說:“我兒子除了不肯給媳婦,其他什麽都肯給郭松齡。”

在郭松齡的輔佐下,張學良打了很多大勝仗,也樹立了在奉軍裏的威望。張作霖對這對組合是很滿意的。

第二次直奉戰爭中,張學良在郭松齡的指導下獲得了山海關大捷。郭松齡居功至偉,戰後想要個“安徽督軍”頭銜,但張作霖最終把這個頭銜給了姜登選。郭松齡立了大功,卻最終什麽也沒得到。

張作霖覺得自己沒做錯什麽。在他看來,東三省早晚是張學良的,而張學良和郭松齡那麽好,“穿一條褲子都嫌肥”,所以早晚東三省什麽都是他們倆的,還給什麽給?

但他沒想到郭松齡什麽都不錯,就是心胸狹隘,對這一次的分配,他懷恨在心。禍根就此埋下了。後來,郭松齡率7萬奉軍精銳起兵倒奉,大大挫傷了奉軍的實力,也間接造成了後來的張作霖皇姑屯殞命。

6

說到皇姑屯,就要說到日本人。

關於張作霖究竟是“親日派”還是“抗日派”,一直是一個爭論不休的話題。

其實從做營長開始,張作霖就一直在刀尖上跳舞——逼著他跳舞的,不僅僅有日本人,還有俄國人。

1904年日俄戰爭開始,張作霖先是幫俄國人打仗,然後被日軍俘虜,遂發誓要幫助日本人。所以日俄戰爭結束後,張作霖原來3個營的部隊,在日本人的幫助下,擴充到了5個營。

但從此,張作霖也被日本人這塊甩不掉的狗皮膏藥黏上了。

當時日本人對張作霖的態度,分為兩派。

一派認為,張作霖是日本策劃“滿蒙獨立”的最大障礙,一定要除掉他。這一派的代表是日本參謀本部(二部)、日本關東都督和日本浪人川島浪速等。

另一派認為,實現“滿蒙獨立”,應該利用張作霖,張作霖是日本最好的幫手,應該鼓動張作霖獨立,日本便可兵不血刃地占領東北。這一派的代表是日本參謀本部次長田中義一、日本外務省和日本駐奉總領事等。

兩派互不聯系,各自活動。但能讓日本人分為這樣截然相反的兩個派別,可見張作霖的手腕。

張作霖對日本的態度就是:表面答應,實則抗拒。事前承諾,事後反悔。實在不行,就去找俄國人說日本人要擴張勢力,請求幹預(受俄國壓迫時也會去找日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