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部 三分歸隋 十九 楊堅篡周建隋(第2/2頁)

大定元年(公元581年)二月,楊堅完成了受禪的一系列手續,登上皇帝的寶座。鑒於“隨”字不夠吉利,他把走之底去掉,定國號為隋,改元開皇,是為隋高祖文帝。總共不到一年,隋文帝就推翻了北周,是南北朝所有篡位的開國皇帝中,過渡期最短的,說他得位容易,真不是冤枉他。

隋文帝奪了宇文家的天下不算,還殺光了宇文皇族。宇文泰的子孫二十五家,盡遭屠戮。靜帝禪位後即被殺,時年九歲。靜帝的兩個弟弟年紀更小,同樣被殺。甚至宇文氏的旁支疏屬,也被幾乎殺絕。這是繼蕭道成之後,屠殺皇族最幹凈的一次。

隋文帝楊堅這個人,有時過分寬容,有時又過分殘忍。但是殺宇文氏,並不是簡單的殘忍可以說明的,而有其深層的意義。

楊堅是柱國獨孤信的女婿,父親楊忠早年追隨獨孤信,長期擔任獨孤信的副手,是賀拔勝的舊部。獨孤信功高被害後,楊忠沒有像侯莫陳崇那樣出格的舉動,但內心是很難過的。畢竟,楊忠、獨孤信這對“忠信之士”在戰場上多年出生入死鑄就的情誼,是常人難以想像的。在那場驚心動魄的權力鬥爭中,賀拔勝派系雖然暫時失敗了,但楊忠卻將仇恨埋藏在心底,傳播給兒子楊堅。楊堅稱帝後,下詔為獨孤信平反,便表達了楊家對獨孤信的同情與追思;而他大殺北周宗室,逼反宇文氏派系的重要人物尉遲迥,都可看作賀拔勝派系發動的一次政治復仇。可以說,楊堅篡周建隋,是對半個世紀以來關隴集團內部的矛盾與恩怨,做了最後的了斷。

隋朝建立了,南北朝的話題也接近了尾聲。隋文帝所推行的新政策,其實已不屬於南北朝的範疇,而屬於下一個大時代——隋唐。不過,有幾件大事,我們不得不提。第一件,文帝將所有北周府兵時代更改的鮮卑復姓,全部恢復為漢族單姓,徹底結束了鮮卑人的時代,五胡的最後一胡也消融於中華民族之中;第二件,開皇三年(公元583年)制定了中國歷史上第一部最為完善的法律《開皇律》,而這部法律,正是以《北齊律》為基礎,北周的法律為補充,隋唐的制度大多接承自南北朝幾百年戰亂所形成的精華,這便是典型的例子;第三件,也是對後世影響最深遠的一件,開皇七年(公元587年),文帝命全國各州每年選派三人應考,作為選拔官員的方式,魏晉南北朝三百六十多年以出身門第為選拔標準的九品中正制完成了歷史使命,一千多年的科舉制度自此開始。

這每一件大事,都具有劃時代的意義,與其說是隋文帝偉大,不如說是整個中華民族經歷了長期苦難後的涅磐再生。

一代新文明的誕生,必然伴隨著舊文明的逝去。南方存留的最後一個南北朝文明的堡壘——陳國,也將很快被掃入歷史的垃圾堆了。

隋文帝建隋的第二年,陳宣帝病逝,享年五十三歲。太子陳叔寶繼位,他就是有治文之才、無治國之才的陳後主。面對隋朝的絕對優勢,陳叔寶的對策只有一條——和為貴。

開皇七年,不打算再和的隋文帝征召後梁的末代君主蕭琮入長安,滅了後梁;第二年冬天,他派出大軍,號稱五十一萬,東起海上,西至巴、蜀,鋪天蓋地向江南攻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