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部 三分歸隋 十二 無愁天子高緯(第2/2頁)

高洋、高湛時代積壓下來的各派矛盾,在高緯時代終於不可遏制地一一發作了。

高緯遵從父親的囑咐,對和士開委以重任。和士開與胡太後沒了拘束,往來更是親密,不把任何人放在眼裏。高緯的堂叔趙郡王高叡與婁定遠、元文遙等人嫉恨和士開,武成帝剛死,便在胡太後主持的朝宴上,公開指責和士開貪汙受賄、穢亂宮廷。

胡太後一聽大為惱火,辯解道:“先帝在世時,你們怎麽不說?現在莫非是要欺負我孤兒寡母麽?”

眾臣不依不撓,堅持認為不把和士開貶到外地,朝廷上下必不安寧。胡太後幾經交涉未果,只好以武成帝喪事為借口拖延,然後召和士開入宮,商議對策。

和士開的點子果然不少,他當即獻上“緩兵之計”:高緯下詔,任命和士開為兗州刺史,喪葬完畢就遣發,以放松高叡等人的警惕。

武成帝下葬,高叡催促和士開上路。和士開磨嘰了幾天,找不著機會覲見太後,便用車載上兩名美女、一卷珠簾,去拜訪另一名反對他的大臣婁定遠,說:“那些權貴一心想殺我,承蒙您出力才保全了我的性命,出任地方官。今天特此告別,送上一份薄禮。”

婁定遠見“薄禮”豐盛,一臉高興地問:“想回朝做官嗎?”

和士開表現得十分超然,說:“在朝日久,不能自安,如今遠出,不願再回來了。只求臨行能與太後與皇上告辭。”

婁定遠信以為真,竟同意讓他進宮。和士開一進宮,立即換了一張臉,向胡太後哭訴道:“我看朝中權貴是要廢掉皇上,微臣走後,必生大變,微臣有何面目去地下見先帝哦!”

胡太後和高緯也嚇得大哭,求和士開想辦法。和士開說:“微臣已經入宮,陛下只需再寫幾行詔書,治高叡一個欺君之罪即可。”高緯依計行事。

高叡平白受誣,進宮申辯沒有回應,出宮後便被捕押往華林園的雀離佛院,由皇宮中的武士劉桃枝處死。和士開官復原職,不久又加封為淮陽王,元文遙和婁定遠則分別貶為西兗州刺史和青州刺史。婁定遠所得的賄賂,統統歸還和士開,還倒貼上大筆錢財,以求自保(貪小利而無原則者的可恥下場)。

高叡冤死後,和士開的權勢達到了頂峰,他大肆排除異己,濫用親信。和士開之外,高緯還任用自己的奶媽陸令萱及其兒子穆提婆,還有以前太子東宮的侍衛韓鳳、高阿那肱,這些人都是高緯幼時在宮中的玩伴,哪裏會治國?和士開和他們勾搭在一起,共同把持高位,掌控了朝政。

“水滿則溢”,反對和士開等人的暗流越來越強,和士開的好日子不長遠了。

高緯有一個同母弟弟,叫作高儼,受封瑯琊王。武成帝和胡太後都覺得高儼比高緯聰明能幹,一度有過廢掉高緯立高儼的念頭。小王爺高儼因此也頗為目中無人,看不慣和士開、穆提婆等人的專橫奢侈,對其恨之入骨。和士開忌憚高儼,借高緯之令命他出居北城的宮殿,不得隨時進見胡太後,繼而又勸高緯把高儼派到外地,準備奪取他的兵權。

高儼與胡太後的妹夫侍中馮子琮一商量,決定先下手為強。武平二年(公元571年)七月,高儼命治書侍禦史王子宜寫好一份彈劾問罪和士開的表文,然後由馮子琮夾雜在其他公文中,呈送給高緯。高緯處理公文從來是不看內容,大筆一揮,三分鐘完事,這次也不例外。

高儼拿著高緯的批復,命領軍將軍厙狄伏連抓人。厙狄伏連心覺蹊蹺,但是皇帝的命令白紙黑字,讓人不得不相信,便在宮門外埋伏下士兵,恭候和士開。

和士開與往常一樣上早朝,剛走到宮門,厙狄伏連就沖上前一把將他拉住,笑道:“今天可有件大好事!”王子宜在旁邊解釋:“皇上有旨,命淮陽王去禦史台。”說罷,一隊士兵把和士開押送到禦史台,由高儼派來的都督馮永洛斬首。

高儼本想殺掉和士開完事,王子宜、馮子琮等人卻都要求順勢殺入宮,奪了高緯的皇位。宮中的幾千士兵立時分成擁護高緯和擁護高儼的兩派,劍拔弩張,一場內鬥眼看在所難免。

高緯聽說高儼率軍向宮中殺來,又驚又怕,急召斛律光進宮救駕。斛律光對和士開也是深惡痛絕,得報後拍手大笑:“龍子所為,真是與常人不一樣啊!”

斛律光沙場老將,幾千人的小打小鬧還不跟小孩子過家家一般?他擁著高緯出內宮的千秋門,高儼的部眾便嚇得作鳥獸散。斛律光為高儼打圓場,向高緯請示:“瑯琊王年紀小,腦滿腸肥,舉止不講後果,長大了就好了,請陛下寬恕他的罪。”(成語“腦滿腸肥”,便由此而來)

一場莫名其妙的政變,終被斛律光輕松化解。王子宜、馮子琮、厙狄伏連等人都被誅殺,高儼雖得以赦免,但幾個月後還是被高緯除掉了,時年十四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