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 侯景之亂 十二 高澄身死之謎(第2/3頁)

孝靜帝不堪淩辱,回到宮中暗自吟誦劉宋詩人謝靈運的詩句:

韓亡子房奮,秦帝魯連恥。

本身江海人,忠義動君子。

這是謝靈運被地方官員彈劾後借古諷今、立志雪恥的一首詩,卻被孝靜帝身邊的常侍侍講荀濟聽懂了。荀濟原是梁武帝手下大臣,因上書反對修佛,被梁武帝下令治罪,潛逃到東魏。荀濟看透孝靜帝的心思,就去找祠部郎中元瑾、長秋卿劉思逸以及其他幾位元氏宗室密謀殺掉高澄,營救孝靜帝。在荀濟的策劃下,一群人借口在宮中堆積土山,向城北挖掘地道。事情開展順利,眼看就要挖到北面的城門了,守門的士兵感覺地下有動靜,起了疑心,一查,有人在挖秘密通道,馬上向高澄匯報。

高澄立即領兵入宮,見過孝靜帝,也不跪拜,劈頭就是一句:“陛下為何要造反?(什麽屁話?)臣父子功蓋社稷,什麽時候有負於陛下?此事必是左右嬪妃出的鬼主意!”一揮手,左右士兵抓住孝靜帝的兩名嬪妃,就要處死。

孝靜帝也真是被逼得忍無可忍了,臉色一沉,斥道:“自古只聽說大臣反皇帝的,不曾聽說還有皇帝反大臣的。高王自己要反,為何還來責備我?我殺了你社稷可以安寧,不殺你則國家早晚滅亡!我自己都不怕死,何況幾個嬪妃呢?你如果打定主意要造反弑君,什麽時候動手就由著你了!”說罷毫無懼意地瞪著高澄。

高澄被孝靜帝突如其來的慷慨激昂震住,反而一句話說不出來,趴到地上磕頭,一邊哭一邊謝罪。君臣把酒“言歡”,直到深夜。

高澄心狠手辣,翻臉快過翻書,一出宮就命往宮中派遣軍士,幽禁了孝靜帝。他又派人去緝捕荀濟,質問他:“荀公為何造反?”

荀濟答道:“奉詔誅殺逆賊,何謂造反?”高澄就把荀濟一幹人等用大鍋活烹了。

高澄消滅了異己,地位也穩固了,就開始籌備禪讓的相關事宜了。武定七年(公元549年)八月初八這天,高澄召集散騎常侍陳元康、吏部尚書楊愔、黃門侍郎崔季舒到他在鄴城的居所東柏堂討論禪讓後文武百官的人事安排。高澄近期寵愛高陽王元斌的妹妹瑯琊公主,為了方便起見,把侍衛都打發出去了。高澄議事機密,又把左右親信也給屏退了。

四個人你一言我一語談得火熱,忽見進來一名廚子,手中端著一盤飯菜。高澄把廚子喝退,對陳元康等人說:“我昨天晚上夢到這奴才砍我,回頭得把他殺了。”

正說到這裏,那名廚子又走了進來。高澄怒道:“我沒叫飯,你幹嘛又來了!”

廚子冷笑一聲,從托盤下拔出匕首,手中揮舞道:“我來殺你!”

高澄大驚,一腳踢去,被廚子砍傷。他趕緊一個跟鬥鉆到坐床底下,廚子掀去坐床,一刀把他砍死。

陳元康以身掩護高澄,被廚子砍得腸子流出,當晚傷重去世。楊愔和崔季舒反應快,拔腿就跑,才僥幸逃生。

這就是震驚東魏的高澄遇刺事件。高澄在陰謀篡位的最後時刻,命喪黃泉,可謂作惡多端,死不足惜。然而,依照此事的前因後果分析,其中卻有很多蹊蹺之處,讓人難以看清幕後的真相。關於兇手,至少可以列舉出三層較明確的可能。

《北齊書》、《北史》等正史帝紀的說法,是說殺害高澄完全出於廚子的自行主張。這位不要命的廚子名叫蘭京,是梁國名將蘭欽(蘭欽在北魏分裂時收復了漢中地區,是與陳慶之同時代的梁國知名大將)的兒子,在東魏與梁國的作戰中被俘。高澄將他收為奴仆,並多次對他施加肉體懲罰,還以處死威脅。蘭京恨之入骨,便與高澄手下另外幾名奴仆一同謀亂。

這一說法打擊了八卦記者的好奇心理,且顯得疑點多多。我們遍尋史料,除了刺殺事件外,找不到有關蘭京的其他史料。《梁書》只提及了蘭欽的一個兒子蘭夏禮。南北朝時代起名極重譜牒排行,兄弟乃至同輩人都講究名字的整齊對稱;僅從名字上看,蘭京與蘭夏禮是兄弟的可能性微乎其微,他的真實身份更像是一個謎。此外,事發前後雖有許多有利因素,但光憑蘭京一己之力,要做到唆使多人同夥並成功刺殺高澄仍然是困難的。

我們想到了第二層可能——東魏孝靜帝。孝靜帝外柔內剛,可嘆身不逢時,命中注定做了傀儡。他的不甘心是顯然的,他恨高澄是必然的,他要殺死高澄,從而奪回皇權,也是具有足夠充分的理由的。但是,孝靜帝在荀濟等人被烹後,基本被高澄有效地軟禁在宮中,少有機會與外界交往。如果孝靜帝與幕後策劃者有關,那就意味著保皇派在朝中還具有相當雄厚的實力,而從事後的種種跡象來看,這似乎不是事實。孝靜帝與刺殺事件有關的可能性有,但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