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 絕代雙驕 四 丘遲書降陳伯之(第2/2頁)

枯朽的南齊經過一系列政策的“整修”,從內到外翻了新,梁武帝有了足夠的底氣和本錢,實現他銳意進取、復興天下的計劃。

梁武帝的計劃以《北伐詔》的形式保存在《全梁文》中,可謂振奮人心,顯然經過了充分的準備:先拿下重鎮壽陽,然後兵分兩路,一路出徐州,平定中原,一路出義陽,奪取關中,各路齊進,會兵洛陽,生擒元恪,統一天下。

天監四年十月,梁武帝任命六弟臨川王蕭宏都督南北兗、北徐、青、冀、豫、司、霍八州北討諸軍事,尚書右仆射柳惔為副手,統領大軍進駐洛口(今安徽淮南東北),大舉北伐,兵力總計數十萬。自宋文帝北伐失敗以來半個多世紀,南朝從未發動過如此強大的攻勢,就連北魏方面也不得不承認這是“百數十年所未之有”。

北伐軍的啟動並不順利,蕭宏的前鋒一部、徐州刺史昌義之攻打壽陽東北的邊鎮梁城(今安徽壽縣東),卻打不過北魏的平南將軍陳伯之,吃了敗仗。

陳伯之是南朝的降將,又不像蕭寶夤那樣與梁武帝有不共戴天的血海深仇,本沒有道理死心塌地地為北魏賣命,阻撓南梁北進的步伐。蕭宏對於此人的性情,拿捏得頗準,他讓自己的記室(也就是重要秘書)丘遲給陳伯之修書一封,勸他投降。

丘遲以文筆聞名於世,得過梁武帝的親自認證。他的勸降書是我最為敬佩的南朝文章之一。我們說過,陳伯之是個沒啥文化的大老粗,也沒什麽品行(之前就反復了兩次,已是三姓家奴了——雖則齊、梁兩朝同姓同宗,多少有些“冤枉”他)。兩軍陣前,要用書信的方式勸這樣一個家夥投降,在我看來幾乎是Mission Impossible,等同於對牛彈琴,而丘遲居然出色完成了任務!

這篇陳情說理的美文(似乎還收入了中學《語文》課本?),寫於天監五年(公元506年)三月:

陳將軍足下無恙,幸甚。將軍勇冠三軍,才為世出。棄燕雀之小志,慕鴻鵠以高翔。昔因機變化,遭逢明主,立功立事,開國承家,朱輪華轂,擁旄萬裏,何其壯也!(先用好話把您老人家捧上天)如何一旦為奔亡之虜,聞鳴鏑而股戰,對穹廬以屈膝,又何劣耶?(再刺激一下您作為軍人的神經)尋君去就之際,非有他故,直以不能內審諸己,外受流言,沉迷猖蹶,以至於此。(這句說的準確,其實陳伯之的降魏很大程度上是受了手下人的鼓惑,自己有沒一個真正的主張)聖朝赦罪論功,棄瑕錄用,收赤心於天下,安反側於萬物,將軍之所知,非假仆一二談也。朱鮪涉血於友於,張繡倳刃於愛子,漢主不以為疑,魏君待之若舊。況將軍無昔人之罪,而勛重於當世。(再舉前人的例子給,陳伯之作個保證:既往不咎)

夫迷塗知反,往哲是與;不遠而復,先典攸高。主上屈法申恩,吞舟是漏。(迷途知返的道理誰都懂,關鍵碰上重恩不重刑的皇帝,更值得一試了)將軍松柏不翦,親戚安居;高台未傾,愛妾尚在。(祖墳、住宅都完好無損,留在南梁的親戚女人都安好著,這是以親疏利害勸誘回歸)悠悠爾心,亦何可述。今功臣名將,雁行有序。懷黃佩紫,贊帷幄之謀;乘軺建節,奉疆埸之任。並刑馬作誓,傳之子孫。(從好的一面展望投梁後的出路)將軍獨靦顏借命,驅馳異域,寧不哀哉!

夫以慕容超之強,身送東市;姚泓之盛,面縛西都。故知霜露所均,不育異類;姬漢舊邦,無取雜種。北虜僭盜中原,多歷年所,惡積禍盈,理至燋爛。況偽孽昏狡,自相夷戮,部落攜離,酋豪猜貳,方當系頸蠻邸,懸首藁街。(從壞的一面警告頑抗到底的可恥下場)而將軍魚遊於沸鼎之中,燕巢於飛幕之上,不亦惑乎!

暮春三月,江南草長,雜花生樹,群鶯亂飛。見故國之旗鼓,感平生於疇日,撫弦登陴,豈不愴恨。所以廉公之思趙將,吳子之泣西河,人之情也。將軍獨無情哉!想早勵良圖,自求多福。

全文洋洋灑灑五百來個字。以我猜來,最終打動陳伯之的,正是這最後一段。前面都是說理,而至此煽情,以情動心。出生南方的陳伯之,客居別國,怎能不思鄉?即便亡命天涯,永不舍棄的,依然是歸葬故裏的心願……

陳伯之聽手下為他念完書信,顧不上自己留在北方的兒子,便帶上統領的八千兵眾,從梁城投往南梁。他的兒子陳虎牙被北魏所殺,不到兩個月,梁軍前鋒攻陷梁城,直指壽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