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 永嘉之亂 十四 漢宮之變(第2/2頁)

大臣王易、陳元達等人上表苦諫,這回劉聰是誰也聽不進去了,還把上表交給太監們看,笑著說:“陳元達這幫人簡直成呆子了。”

王易直諫受阻,憂郁而死。陳元達為此大哭,嘆道:“我既然再也不能說話了,還有什麽意義在這世上苟且偷生呢?”他就自殺了。

(嗚呼,陳元達這位出身匈奴部族的知識分子,見證了匈奴漢國興起的蓬勃,也見證了統治者腐化所導致的帝國的迅速衰敗,眼見得一個剛剛建立的國家因為不能吸取前朝失敗的教訓,僅僅幾年後就重蹈覆轍。敢於直諫、善於直諫的大臣因不能再諫而死,天下痛苦,莫過於此。)

劉粲利用太監的力量掃除了宮中的異己力量,就把目標轉向了皇太弟劉乂。

他派人向劉乂假傳詔書,說京師將有兵變,要穿戴盔甲以防不測,劉乂果然上當。

劉粲將消息告知靳準等人。靳準馬上向劉聰進言:“劉乂欲謀反,都已經準備好盔甲了!”

劉聰大驚,派兵趕往東宮,果然如此。

劉聰當然大怒,將尚不知情的劉乂廢為北海王,王沈等人乘機將與自己有怨的人大殺一批。劉乂最終也被劉粲、靳準合謀殺害。

經過一番折騰,劉粲被立為皇太子,而靳準也掌握了國中大權,博取了劉聰的充分信任。

漢麟嘉三年(公元318年),劉聰病死,臨終前他想召手握重兵的劉曜和石勒到國都平陽輔政,兩人當然是“固辭不受”。

劉粲繼位,當然重用靳準,靳準又一次利用劉粲之手鏟除劉氏宗族中的異己分子,大殺在朝中任職的劉氏諸王。

劉粲的荒唐程度,一點不亞於其老子,靳準很快就得到了軍國大事的決策權。

僅僅一個月後,靳準領兵進入皇宮,將劉粲殺死,同時將劉氏一族不分老幼全部處斬,連劉聰的屍體也沒逃過此劫,被挖出來斬成兩段。

(劉聰生前生活糜爛,死後落得屍首糜爛的下場,真是報應不爽。劉淵一族,下場如此之慘,與十六國時期深深的民族矛盾是分不開的,石勒大殺晉朝宗親是一次,而這一回又是一次,在整個十六國時期,這樣的大殺戮還會有很多次。)

靳準自稱大將軍、漢天王,他覺得自己作為漢人,消滅了胡人的政權,定會得到漢人政權晉國的支持,於是又向晉稱藩。

靳準經過宮中的一番爭鬥後終於獲勝,但卻將自己置於眾矢之的,而他好像還沒意識到自己在軍事上根本抵擋不住他的對手。正當靳準在宮中大肆殺戮的時候,兩支精銳的部隊正由劉曜和石勒率領,分別從長安和襄國,向平陽進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