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肆 第十六章 神助拳,義和團

話說戊戌變法失敗以後,慈禧太後對外宣布光緒帝龍體欠佳,退出政壇,實際上將他軟禁在了中南海的瀛台,沒甚大事是不許踏出那一圈方圓半步的。

可以很負責任地講,如無意外,從此以後,只要慈禧還有一口氣,那麽他光緒皇帝就不可能再出現在中國的政壇上了,此人的政治生命基本算是被終結了。

但是太後對於這樣的結果卻並不滿意,按照她的意思,其實是想讓光緒退位的。

是因為恨他要夥同康梁殺自己麽?

不,是因為意外發生了。

戊戌政變光緒被囚之後,引發了全世界的高度關注,總理衙門每天都能給老太太送來一堆厚厚的洋人照會,什麽敝國皇帝對大清皇帝的近況高度關注啦;敝國公使希望能向大清皇帝遞交國書啦;我國最近聽說了不少謠言啦等等,弄得慈禧很煩心。

但老太太也很明白,現在不是叫煩的時候。

說起來,在我讀書的那個時代,很多歷史書尤其是歷史教科書提起光緒帝的時候,都會說他“開明賢良並且深受外國歡迎”。

光緒帝開明,這應該是真的,同時較之大清歷代其他統治者更受洋人喜愛這也不假,但上述兩者卻並不構成因果關系。

外國人喜歡光緒,絕非因為他“開明”,而是有利可圖。

想當初維新變法那會兒,康有為他們搞的那個四國合邦計劃,如果真搞成了,大清變成什麽樣子我們在此不細說,可想必也不會落到什麽好,而跟著一塊兒的英國美國跟日本,則必然會把中華大陸當成一塊到口的肥肉分而食之,賺到盆滿缽滿。

即便退一萬步講他們不賺,可中國也完了。

只不過因為慈禧太後的出現,使得這場合邦計劃胎死腹中,而且不僅維新黨人死的死逃的逃,就連光緒帝本人也被關進了瀛台。

可老太太卻並未就此安心,她堅信無論是康黨還是洋人,都不會善罷甘休,眼下這外國人突然關心起大清內政皇帝近況,絕非什麽善男信女的好心問候,而是想通過這種方式來告訴自己,他們時時刻刻關注著大清的一舉一動,從而對自己施加壓力。

不過西太後畢竟是西太後,她很淡定地讓總理衙門告知諸外國使節:由於我們的皇帝最近健康狀況非常惡劣,不能處理政務,因此這國家大事,就暫時由哀家代為掌管了。

但外國人並不買賬,各國政府紛紛再派使節照會,說既然皇帝陛下病成這把相了,那是否有對他進行妥善的治療?從現在的情況來看,應該是貴國的醫生無法治愈龍體,那麽是否能讓敝國的醫療專家來試試?

對此慈禧的回答當然是不行:我大清皇帝的生老病死婚娶喪嫁,有你們外國人什麽事兒呀?

不過總理衙門對這事兒卻有不同的看法,他們認為要是如此毅然決然地拒人於千裏之外的話,很容易給洋人落話柄,將來指不定這幫人在全世界散播什麽有損我大清太後顏面的謠言呢。不如這樣,幹脆就讓洋人派醫生進宮,為皇上看病。

不過這醫生的資格要由總理衙門事先審核,確定是如假包換的名醫而非什麽間諜細作才行。

慈禧同意了。

其實無論是老太太還是總理衙門,他們都對一件事情有著十足的自信和把握,那就是光緒的健康狀況。

此時此刻,這位年僅27歲的皇帝,真的身體很差。

就這樣,在清光緒二十四年(1898)的10月,在各國的推舉下,時任法國駐清使館醫生多德福入宮來到瀛台,為光緒帝進行身體診療。

多德福的確是一個有責任心的好醫生,他首先調閱了歷年由宮廷禦醫所做成的關於光緒的“病源說略”,也就是病歷,在有了一個大概的了解後,便開始對光緒進行身體檢查。

這是大清帝國自努爾哈赤起兵以來第一位接受西式醫學體檢的皇帝。

在檢查完之後,多德福提出了他的治療意見並開出了藥方,並表示自己還會再來的。

接著,便告辭了。

應該講,這是一次再尋常不過的醫生出診了,誰也沒有覺得有什麽不對的地方,慈禧甚至還拿了藥方過來仔細瞅了瞅,並真的打算按照西式的療法讓人去給皇帝抓藥。

結果就在第二天,各國使館又來了照會,說經過我們西醫的檢查,認為貴國皇帝陛下的身體狀況非常不錯,完全有能力處理政務,因此希望太後您能盡快退居二線,讓皇帝陛下重出江湖,再登政壇。

慈禧聞訊勃然大怒。

因為洋人在撒謊。

前面說了,當時光緒皇帝的身體狀況確實非常糟糕,從病歷上來看,主要是腎虧,虧到不行。

具體的臨床表現為頭痛惡寒,身肢酸痛,面色青黃,頭覺眩暈,坐久則痛,耳內覺聾,時作烘聲,胸中發堵,以及遺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