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樂道人”與地行仙(第2/2頁)

定瀾的“地理之學”,不限於蔔葬,尤能蔔基。同治三年(1864年),從亳州、阜陽、蒙城與宿州各劃出若幹土地,設立新縣渦陽。同治五年(1866年),曾國藩視察其地,“新縣城基即彭恬舫定瀾所相視之處也”。定瀾的“地理之學”,還能以靜制動。他輾轉軍中,親歷戰事,竟然整合陰陽八卦、太歲神煞、輿地方位的知識,編了一部《兵家方道指南》(一名《行兵擇吉備覽》),以為“剿賊之一助”,神乎其神,令人嘆為觀止。

同治五年(1866年),定瀾以七十二歲高齡,出差辦案,“奔馳感冒”,於十一月十七日病故於婺源。第二年二月初一日,奉旨,彭定瀾著照軍營立功後病故例,“從優議恤,以慰藎魂”。“地理”家死在路上,真是死得其所。而那位四海為家的天子,雖亦早死於逃亡的途中,然須等到這一年,定陵建成,才真正入土為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