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援”肅順(第2/2頁)

之前抄肅順的家,發現多封陳孚恩寫給肅順的“親筆暗昧書函”,因此加重治罪,將孚恩充軍至新疆。同時,當局應也發現不少朝野大僚寫給肅順的“親筆暗昧書函”,其中,必不可少地還會有湘軍領袖如胡林翼、曾國藩諸人的親筆信,因為,肅順器重“湘賢”,早已不是新聞,最著名的案例就是肅順幕後主持,強行保住左宗棠,免其入獄。而湘軍是太平軍的唯一勁敵,稍諳時事者皆知湘軍此役關系到國家的存亡,不論要不要根治“肅黨”,將湘軍大佬劃入“肅黨”陣營絕非明智的做法。以此,太後說所有肅府查抄的書信都要拿到軍機處一把火燒了,“毋庸呈覽”,實在是合乎情勢、最正確的處理方法。當然,焚毀之前是不是做了備份?揆以情理,這個答案也極有可能是個YES。這些書信,極具運用之妙,將來很有可能用得著嘛。

以上不過猜測。但是,看看曾、胡、左諸人全集,可有一封寫給肅順的信,可有一兩句對肅順的贊語?沒有。按常情與邏輯,卻是一定會有的,因為肅順是當時實際的國家領導人,於公於私,地方大吏皆應與他往來,且不能限於公事公辦的往來。信都去哪兒了?軍機處把原信燒了,諸位趕緊也要把自己的底稿燒了,可想而知。

而本質的問題,是肅順真要謀反嗎?若然,則不論湘軍大佬再如何身膺巨任,恐怕結局都是身首分離。若否,則不論平日寫信如何“親筆暗昧”,都是謀國之忠,無可厚非,或能尋出病句,絕不可引為罪證。以此,慈禧太後才能遵循理性,表示寬厚與和平,以致十年後曾國藩與幕客聊天,要由衷地贊嘆“女中堯舜”,盡管他此前也“暗昧”地說過,政變後抹黑肅順,實在是“天下無真是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