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文正遇上武歪公(第2/2頁)

又如論古今人物等第。他說:“上一等,道德事功合一,今無其人矣,有亦必不出而任事。其次,以道德行其事功,隨所往而必窮。其次,苟務為事功而已。又其次,營求富貴,只此一種人充塞天地之間。於此有能立事功者,其人已夐乎遠矣。而用其與世推移之心,以赴事機之會,要止是三等人,進而上之,則必扞格齟齬而不能入。”(郭嵩燾光緒五年六月初十日記)嵩燾以為“此論似創而實確”。

若以此論衡量當時的名人巨公,可知曾國藩也只算是“苟務為事功”的第三等人,盡管他曾立志要轉移一世的風氣。或亦因此看透了府主終非聖賢豪傑,待國藩逝世,賜謚文正,應祺遂“自號武歪公”“以示相當”(《瞑庵二識》卷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