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具

終於開始沏茶。四周環繞著重要文化財“襖繪”(譯注:隔扇畫)的廳堂中,二十歲左右的女孩陸續端著茶碗和“棗”出現。或許因為緊張吧!她們的臉頰都紅彤彤的,不過,態度相當從容地開始沏茶。

大家目不轉睛盯著她們手邊的動作。這時突然聽到竊竊私語的聲音。

“喂,那個‘棗’該不會是‘一朝制作’的吧!”

“風爐上有‘畫押’呢!”

“那個爐緣是‘高台寺蒔繪’(譯注:日本桃山時代漆藝代表,花樣多為菊、桐、秋草),真漂亮耶!”

我和道子完全聽不懂她們談話的內容。

然後,“主人”和“賓客”開始寒暄。

“哎呀,老師,今天真是可喜可賀。茶具都這麽棒。”

“哪裏,真是讓您見笑了。”

“什麽話!這麽用心,想必花了很多時間準備吧!”

接著,賓客針對茶具詢問“這形狀是?”“哪個窯出產的?”“哪位名人的作品?”“上面有落款嗎?”主人一一回答。

“這是惺入的作品,上面有‘即中蕭’的刻印,落款是‘かむろ’。”

“這個爐緣是‘而妙蕭所好’的‘高台寺蒔繪’,落款是‘かむろ’。”

就像看法國菜單般,我完全聽不懂。

每次別人討論“鵝肝排,淋上加胡椒的鮮奶油調味醬;添加白葡萄酒的冰果”,我就很頭痛。

“樂吉左衛門”“上面印有注口(譯注:繩文武土器)名物”“十六代、永樂善五郎”“唐草蒔繪”(譯注:蒔繪指漆器上有蔓藤花樣泥金畫)“落款是‘丹頂’”“猩蕭所好”“凈益之作”“而妙蕭的刻印”……“哇,這真是太棒了”“覺得好輕松愉快呢”“真讓您費心了”,到處聽到主要賓客們贊不絕口的聲音。

其他的賓客也是:

“哇!竟然有即中蕭的刻印耶!”

“果真是‘一朝’?太棒了。”

大家不停說出“樂吉左衛門”“善五郎”等有如時代劇中人物的名字,還熱切討論“落款”“所好”。和我們上課所學的“茶道”簡直是另一個世界,我和道子聽得目瞪口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