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非洲和大洋洲 (1850~1945年)

在19世紀初,對於歐洲人來說非洲仍然是一個“黑暗的大陸”,此時的澳大利亞、新西蘭和廣泛散布於太平洋的島嶼(為方便起見將相連的土地以“大洋洲”這個名稱表示)僅被歐洲航海家進行了一些簡單的探索。在所有有記載的歷史中,這些土地均處於文明生活的邊緣地位。但是在1850年之後非洲和大洋洲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文明擴張的力量,並且迅速地卷入到了互動的人類社會體系之中,而這個體系正不斷地將整個全球都囊括進來。

非洲和大洋洲自古以來的隔絕和落後基本上是由於地理原因。大洋洲包含了一些珊瑚礁,這些微小的土地散布於浩瀚的太平洋之上。在1759年之前,在能夠讓歐洲航海家精確地測量經度和緯度的天文鐘發明之前,船只不可能找到任何較小的島礁。這意味著系統地繪制大西洋海圖被推遲到了18世紀中後期,並且僅在19世紀20年代,當源於聚集在高緯度太平洋地區的抹香鯨的鯨油成為一種有價值的商品時,許多歐洲和美洲的船只才開始穿越太平洋南部海域。

至於澳大利亞,陸地的大部分都是貧瘠的沙漠。在東部沿海足夠的降雨讓這個地方有著迷人的景致,而海岸線卻被珊瑚礁所保護使得船只不能停靠。以石器時代采集者和狩獵者的方式生活的土著居民沒有什麽東西可以值得歐洲人進行貿易,因此,在很多世紀中船只都不駛向澳大利亞。然而,在18世紀後半期,當英國海軍系統地繪制了澳大利亞海岸線地圖時,原本想象當中的大分水嶺以南地區在東海岸被發現。為了緩解英國監獄的壓力以及讓這些罪犯在遠離家鄉的地球的另一面創造新的、更好的生活,於是在1778年,英國將裝滿罪犯的船只駛向了悉尼港口。作為緩解大不列顛島貧困和人口過剩的慈善計劃的一部分,在半個世紀之後即1840年,人們在更遙遠而更具吸引力的新西蘭島上定居。在大洋洲的另一邊、夏威夷的波利尼西亞群島到1850年已經深深地受到了美國傳教士和捕鯨者的影響。波利尼西亞人、澳大利亞的土著居民和大洋洲其他居民沒有任何能力抵抗西方進一步的侵入。事實上他們都將面臨滅絕的危險,因為他們在面對西方船只所帶來的疾病時極其脆弱。

1850年,非洲呈現出了更加復雜和多變的景象。位於地中海沿岸的北非是從法老時代開始的文明歷史的縮影。埃塞俄比亞和位於西非的尼日爾河上遊河谷地區也孕育了長達千年之久的文明國家和帝國。來自印度、中東、印度尼西亞和歐洲的商人在非洲沿岸進行貿易,如果沒有上千年的時間,至少也已經長達數百年了,並且在東非和非洲南部的贊比西河附近存在著繁榮的港口。在非洲內陸有許多王國,一些經常性地進行著戰爭和奴隸貿易,另一些更傾向於和平。

盡管存在上述情況,盡管總體上非洲靠近早期文明出現的中心地帶,但是整個非洲還是落後於歐洲和亞洲。三個地理因素可以解釋這個情況出現的原因。

首先,非洲的土壤和氣候普遍不適於耕種。大陸大部分地區降水不足。廣闊的撒哈拉沙漠幾乎不能維持人們的生存。沙漠化造成了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大陸和地中海沿岸地區的劃分,只有駱駝商隊可以克服任何障礙穿越撒哈拉沙漠。位於大陸西南部的一大片地區也是沙漠——卡拉哈裏沙漠。這些沙漠被廣泛延伸而只能用於飼養駱駝的半幹旱的土地所包圍。當然在非洲還有一些優良的灌溉地區,例如條件較好的剛果盆地和西非沿岸。這些地區日常降雨造就了赤道的熱帶雨林。砍伐熱帶雨林是一項非常繁重的工作,並且由於太多的降雨把土壤表層中植物生長所必需的礦物質沖刷掉了,造成了這裏的土壤通常都很貧瘠。只有東非高原(埃塞俄比亞、肯尼亞和坦桑尼亞)和南非的沿海地區(納塔爾、好望角)擁有真正優良的耕地,但這只占整個大陸的一小部分。

另外一個障礙就是早期非洲農民可耕作的農作物沒有在歐洲和亞洲所耕種的多產。從印度尼西亞引進塊根農作物(大概在基督時代開始)和從美洲引進的農作物(大約1500年)很大程度上平衡了這種情況。從美洲引進的玉米尤其重要。玉米在西部海岸的傳播讓那些適合玉米耕種土壤和降雨的地區人口取得了大量增長。

非洲落後的第二個主要原因,是在大陸大部分地區流行著讓人變得衰弱的疾病。昏睡病、瘧疾和黃熱病尤其流行。昏睡病是由舌蠅傳播的寄生物引起的。這種疾病傳染人和駱駝,並且直到近年來這種病仍然讓適於人類居住的肥沃而誘人的土地閑置。實際上這種舌蠅在很長時間裏阻止了人類對大部分非洲地區的破壞。舌蠅通常吸食羚羊的血液,但是對羚羊沒有太大的危害,因為這種野外的牧群對這種寄生物有免疫力,但對人和駱駝來說卻是致命的。狩獵的人們對於在羚羊身上廣泛傳播的傳染病抵抗力非常脆弱,所以不能長期以捕食羚羊為生。因此,在舌蠅生存的區域,人類不得不放棄獵食者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