遍插茱萸少一人,此人正在射菊花【重陽】

又到一年九月九,穿越大軍滿街走。

“重陽節”近幾年在我國又稍稍受到了些重視,大家都不陌生。但是在很多人的觀念裏,九月九日“重陽節”又是“敬老節”或“老人節”,似乎這一天大家的主要過節方式就是回家陪父母。不過您要是穿越到唐朝,情況就完全不一樣了。

唐朝的“重陽節”跟老年人沒什麽特殊關系,它的代表性標志是登高、菊花和茱萸。這三項裏我們先體驗哪一項呢?您最想知道的是什麽?啊?最想知道唐朝人在過重陽節的時候吃啥?

吃······好吧,帶穿越團到現在,對我大吃貨國的國民性早就習以為常了。咱們就先去嘗嘗這一天的特色食物。

您看現在面前擺著的這些點心,大都是熱氣騰騰剛上鍋蒸出來的。這一塊灰綠色的米糕叫“蓬餌”,漢代就有這種節令食物了。它是用“蓬草”(一種菊科植物,有香氣)和磨成粉的黍米拌在一起蒸制的。漢魏時,用米粉蒸的固體食物叫“餌”,用麥粉(面粉)蒸的叫“餅”。重陽節正值深秋,各類菊科植物茂盛爭艷,所以采一些清香的蓬草來做“蓬餌”或者“蓬餅”正合時令。 

菊科植物裏最著名的是菊花,唐朝人也采菊花瓣來做吃食,主要是釀酒。在重陽節這天把菊花和黍米一起封壇投曲,要釀上一整年,第二年重陽節開壇飲“菊花酒”,芬芳微苦,別有詩意。除此之外,菊花也能做糕,您看旁邊這個糕面上能看見一絲絲花瓣的就是“菊花糕”了。還有麻葛糕、米錦糕等種種名目,都是蒸食。

您問為什麽全是糕啊?您忘了嗎,重陽節最重要的習俗就是“登高”,而“高”和“糕”同音,所以這天人們都湊趣只吃糕類食物,它們也有一個統稱,幹脆就叫“重陽糕”。

別挑三揀四的了,有得吃就不錯。您看那邊那位叫袁師德的,愁眉苦臉袖手看著別人吃,自己一塊都不敢動,為什麽?打聽一下,原來他父親叫“袁高”,唐朝人有嚴格的“避諱”習慣,父母的名字自己是絕對不能叫出口寫出來的,還要以各種方式表示尊敬。就因為“高”和“糕”同音,這位袁師德君就不好意思吃糕,每年九月九日要生生餓一天。[注59]相比之下,您能大口吞咽重陽糕是多麽幸福啊。

別吃得太急啊,看,噎著了吧。趕緊把旁邊這杯酒拿起來猛喝一口。您怎麽又噴吐出來了?“這什麽酒啊?辣死人了!——哎,唐朝不是沒辣椒嗎?難道我們穿錯時代了?” 

哈哈哈,您這是品嘗到了辣椒在明朝傳入中國之前,中原大地上最流行的辛辣調味品——茱萸。

茱萸也叫“越椒”,也就是“南方的椒”,還有個名稱叫“艾子”,是藥用植物,味道香辣濃烈,有驅蟲、除濕、逐風邪、治寒熱、利五臟、延年益壽等作用,所以是重陽節驅邪必備的神物。漢朝人過重陽節,人人都要佩戴茱萸,唐朝人則喜歡把茱萸插在頭上身上,或者幹脆像這樣,用茱萸泡酒喝,大概相當於後世把白娘子打回了原形的那種“雄黃酒”吧。 

“茱萸酒”的顏色比較深,擅長寫宮詞的詩人王建有一首《酬柏侍禦答酒》:“茱萸酒法大家同,好是盛來白碗中。這度自知顏色重,不消詩裏弄溪翁。”而很多人也把“重陽節”叫作“茱萸節”,盛唐名相張說有一年在重陽節寫了五首詩呈給皇帝(《九日進茱萸山詩五首》),其中有一首是:“家居洛陽下,舉目見嵩山。刻作茱萸節,情生造化間。” 

不過,要說到唐朝最著名的重陽詩,還得數王維那首《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了: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這是王大詩人自己在長安為事業而奮鬥努力時,思念留在老家的親人兄弟,遠隔千裏擬想家人過重陽節的情景。在這一天,全國各地的群眾都打包好酒水食物,佩插著茱萸,向附近的山丘高地進發,登高望遠,飲酒賞菊,賦詩思懷。其實王維那天也未必是自己宅在家裏,在長安,“重陽登高”的風氣更濃重,像他們這樣的文藝圈人士,沒有哪年這天不呼朋喚友出去遊樂比拼詩才的。 

長安城裏,普通百姓和低品官吏最喜歡的登高地點是“樂遊原”,這個景點我們曾經在“長安五大景色一日遊”當中介紹過。另外“曲江池”雖然完全談不上“高地”,但是很多人有地方出來閑逛遊玩就成,所以重陽節逛曲江的也不少。等到王維年長時名聲傳開了,有資格入宮去陪著皇帝公主過節,他的登高地點就換成長安城東北角的龍首原、大明宮——那地方的地勢比城內高,站在含元殿前向南看,能一直看到城南的大雁塔,“百千家似圍棋局,十二街如種菜畦”的長安大城就在腳下歷歷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