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第5/9頁)

怎樣看到自己的眼睛

“怎樣看到自己的眼睛呢?”老莫一直為這個問題所困擾。當然,老莫是有眼睛的。因為,他能看到周圍的一切。而且,他的眼睛能流淚。這說明,看到不同的景象,眼睛能作出相應的反應。

老莫時常在想,自己有一雙怎樣的眼睛呢?

其實,問題很簡單,找面鏡子照照,就知道自己的眼睛是什麽樣了。不是濃眉大眼,就是丹鳳小眼嘛。可問題是,老莫照過鏡子之後,仍未找到滿意的感覺。鏡子裏的眼睛,太癡呆了,好像印模印出來的,無神無光,無色無彩。

“你能看到自己的眼睛嗎?”老莫突然把這個問題拋給了一個朋友。朋友被他問得抓耳撓腮。須臾,朋友抓起老莫的一只手,按在了他的鼻子上。朋友說:“摸摸你自己的鼻子,知不知道自己是誰?”

老莫摸著自己的鼻子,笑了。他當然知道自己是誰了。問題是,他想弄清自己有一雙什麽樣的眼睛,他想知道這個答案!

種種努力似乎都是徒勞的,他不知道如何能看見自己的眼睛。也沒人告訴他,怎樣看到自己的眼睛。

他困擾得不能自拔了,整天在大街上轉悠,如瘋子一般,家都不想回了。

一個漆黑的夜晚,老莫走在了一條看不見五指的巷道裏。因為,他想起了一位詩人寫下的名句:“黑夜給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卻用它尋找光明。”老莫要用自己的黑色眼睛,尋找屬於自己的奧秘。

當然,這也是徒勞的。因為,老莫是個平凡的人,頭腦中不會刮起哲理的風暴。他只能在夜色中謹慎地走路,不讓自己摔跟頭。

神奇的發現竟在無意中。老莫看見,有人打著手電筒,從對面過來了。當這個人走到面前時,老莫發現他戴著墨鏡!漆黑的夜色中戴著墨鏡,莫非是個盲人不成?可盲人為什麽又要在黑夜裏打亮手電筒呢?

“朋友,謝謝您為行人照亮了道路。”老莫有禮貌地說。

“哦,不必謝我。我還要謝您呢。”對方說。

“為什麽呢?是您用手電筒為我照亮啊。”

“我為你照亮,你就會看見我這個盲人了,就不會撞到我了!”

老莫的心一動。盲人的寥寥數語,竟點亮了老莫心裏的孤燈:可以從對方的眼睛裏看到自己的眼睛!

第二天,老莫的心情特別爽朗。他計劃好了近日的活動安排,以便進一步驗證盲人帶給他的靈感。

老莫做的第一件事,是去參加一個同事的婚禮。他看到所有來賓的表情,都是喜氣洋洋的。從對方高興的眼神裏,他相信自己的眼神,也一定充滿了喜色。

老莫做的第二件事,是和一個人吵架。為了雞毛蒜皮的小事,他與對方吹了胡子瞪了眼睛。從對方憤怒的眼神裏,他相信自己的眼神,也一定充滿了憤怒。

老莫做的第三件事,是去吊唁一位德高望重的尊師。死者的家屬,全都哭紅了眼睛。從對方悲哀的眼睛中,他相信自己的眼神,也一定充滿了哀痛。

老莫做的第四件事,去參加一群朋友的聚會。所有的朋友都露出了歡樂的笑容。他和朋友們開懷大笑,縱情高歌。從朋友們歡樂的眼神中,他相信自己的眼神,也一定充滿了快樂。

……

喜怒哀樂,老莫一件事一件事地做著。在做事的過程中,他越來越相信這樣的真理了:你看對方是佛,對方看你就是佛;你看到了對方的眼睛,你就看到了自己的眼睛。

老莫不再為看不到自己的眼睛而困擾了。每天,他都實實在在地活著,活得有滋有味。

老莫不知道,別人也都在看著他呢。從老莫的眼睛裏,人們也看出了生活的種種味道。

壺  幻

馬老板患上了死亡焦慮症。近段時間,“死亡”二字總是追著他,讓他夜不能寐。是的,到了這個歲數,人總會想到死亡。當然,誰都不願意死。馬老板也是人,也不願意死。但他還是扳著指頭算了算,自己已經64歲了,就算活到70歲吧,還有6年,也就是2190天。

這樣,馬老板就開始倒計時了。

有人建議他,找個大師問問,如何能長壽?

哪裏有大師呢?只有雲遊天下了,說不定,真能遇見個大師。馬老板翻遍了旅遊圖,找到一處白雲山,奔了過去。

見到白雲大師,馬老板奉上了一炷高香。

白雲大師問:“為何到此?”

馬老板謙虛地說:“請求指點。”

白雲大師矜持地說:“貧僧能為你指點什麽?”

馬老板說:“我想欲窮千裏目。”

白雲大師話中含著禪意:“那就更上一層樓吧。”

馬老板做頓悟狀:“大師所言極是!”

白雲大師瞥一眼馬老板,不再說什麽了,輕步離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