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士族之新地位【東漢門第之興起】(第3/8頁)

自有此項制度之存在,而士人在政治上遂能占有其地位。

三、太學淸議

士人在政治、社會上勢力之表現,最先則為一種“清議”。

此種清議之力量,影響及於郡國之察舉與中央之征辟,隱隱操握到士人進退之標準。

東漢自光武、明、章,雖雲崇獎儒業,然光武勤治,明帝好吏事,風聲相勸,俗頗苛刻。明帝永平七年,以東海相宗均為尚書令,均謂人曰:“國家喜文法廉吏,以為足以止奸,然文吏習為欺謾,廉吏清在一己,無益百姓流亡,盜賊為害也。均欲叩頭爭之,時未可改也。久將自苦之,乃可言耳。”章帝時,陳寵上疏,【建初元年。】主改前世苛俗。第五倫上疏,【建初二年。】亦謂光武“承王莽後,加嚴猛為政,因以成俗,是以郡國所舉,多辦職俗吏,不應寬博之選”。王充論衡亦極辨世俗常高“文吏”,賤下“儒生”之非。【程材篇。】稍後郡國察舉,淅移趨向。言事者謂郡國貢舉不以功次,【功次即朝廷法令標準也。】養虛名者【名即社會清議之所歸許也。】累進,故守職者益懈,而吏事陵遲。韋彪議曰:“國以賢為本,賢以孝為行。【按:彪傳謂其“孝行純至,父母卒,哀毀三年不出廬寢。建武末,舉孝廉”。彼謂“賢以孝為行”,直將西漢求賢一路並入獎孝之中,東漢“孝廉”獨盛,“賢良”浙廢,亦此等議論有以助成之也。】 忠孝之人,治心近厚;鍛煉之吏,治心近薄。故士雖不磨吏職,有行美材高者,不可純以閥閱取。”【史記:“明其等曰閥,積日曰閱。”閥閱即吏治成績也。韋彪此事在建初七年。】自是以往,東漢士風,競以名行相高,而郡國之察舉,中央之征辟,亦隨一時清議為轉移,直至東漢末葉,此風弗衰。

而清議勢力之成熟,尤其由於太學生之群聚京師。

東漢自明帝雖宏獎儒教,然至安帝而儒風寖衰。其時博士倚席不講,朋徒相視怠玩,學舍頹敝。

順帝更修黌舍,凡所造構二百四十房,一千八百五十室,至桓帝時太學生三萬人。然漢武立五經博士,本為通經致用。至宣帝時,博士之學已漸流於“章句”。【漢初治經,有“訓詁”,而無“章句”,學者常兼通,務求大義。“章句”之興,始於小夏侯(建)尚書。自有章句,乃有分經專治之“家法”。家法之起已晚,若早各恪守家法,則歐陽尚書之傳統下何來有大、小夏侯?】至東漢而益甚,此即所謂今文學“家法”也。【西漢所謂“古文”,如史記言“詩書古文”之類,蓋通指五經,以別於後起之“百家言”,故謂之“古文”,其意猶雲“舊書”也。劉飲爭立古文尚書、毛詩、左傳、逸禮諸經,移書讓太常博士,曰:“其為古文舊書,皆有征驗。”此亦爭其同,非故翹其異。正以非古文舊書,(即為後起“百家言”。)即不得在朝廷立博土。故劉歆言此諸書亦皆古文可征驗也。迨王莽敗,光武興,劉歆所爭立諸經仍罷博士不立,於是乃指遵朝廷功令守博士家法者(即當時所立十四博士)為“今學”,而以自相傳習、兼治未立博士諸經者(即劉歆所爭諸種)為“古學”。故今學皆有“家法”,守朝廷博士章句,古學則多雲“不守章句”也。此兩漢“今、古學”真分別,清儒張皇其說而多誤。】章句繁瑣比傳,殊不足以饜賢俊之望,故博士至於倚席不講,學者或自遍謁名師,會通群經,治求大義,如馬融、鄭玄輩,則所謂“古文家”也。【“古文家”之為學,大體上欲復反宣帝以前舊門路,即務兼通、求大義是也。馬、鄭則再從此工夫下創為新章句,以簡當易舊章句之繁瑣比傳。】然大多數居京師,目系世事之黑暗汙濁,轉移其興趣於政治、社會實際問題,放言高論,則為清議。

此輩太學生與朝廷大臣聲氣相通。

桓帝時,太學諸生三萬余人,而郭林宗、賈偉節為其冠,並與李膺、王暢更相褒重。學中語曰:“天下模揩李元禮,【膺。】不畏強禦陳仲舉,【蕃。】無不俊秀王叔茂。【暢。】”【按:東漢行察舉、征辟之制,故重人倫品鑒,如“天下楷模”、“不畏強禦”等語,皆襲當時品藻人物之格套也。】

其言論意氣,往往足以轉移實際政治之推移。

苻融遊太學,師事少府李膺。【膺夙性高簡,得通謁者稱為“登龍門”。】膺每見融,輒絕他賓客,聽其言論。融幅巾袖,談辭如雲,膺每捧手嘆息。郭林宗始入京師,時人莫識,融介於李膺,由是知名。【按:史亦稱林宗:“善談論,美音制。”既尚人物品藻,又學者群集,不亊編簡,則必因而尚談論。既尚談論,必牽連及於考究談吐之音節,又牽連而及於體貌之修飾 。如李固,已見識為“胡粉飾貌,搔頭弄姿,盤旋俯仰,從容冶步”為後來曹植、何晏輩之先聳。如是則譏評政俗之清議失敗後,極易轉而為玄虛之清談。蓋一為積極,一為消極,其它全相似也。如孔融父孔公緒,即以“清談高論,噓枯吹生”見稱。(鄭太傳。)而青州剌史焦和,亦見稱為“能清談”。(臧洪傳。)其它如馬融、崔璦之徒,亦開魏晉王衍一流之奢風。大抵三國以下人物風流,全已於東漢啟之。】其時漢中晉文經、梁國黃子艾,並恃才智,臥詑養疾,洛中士大夫,承聲坐門,猶不得見。三公辟召,輒以詢訪,隨其臧否以為予奪。融到太學,並見李膺,曰:“二子行業無聞,特宜察焉。”膺然之。二人自是名論漸衰,賓徒稍省,旬日之間,慚嘆逃去。【今按:苻融、郭泰之與晉、黃兩人,雖智愚、賢不肖有別,其以名士傾動天下,上足以與朝廷之祿位相抗衡,則一也。大抵東漢至桓、靈之際,朝廷祿位已不如處七虛聲,社舍重心在下不在上,此亦自秦統一以來世運一大轉變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