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二十三章 安忍不動地藏王(第2/2頁)

那女子並沒有說什麽。

單飛心中疑惑重重。從鬼豐和那女子簡簡單單的幾句話,他聽出太多事情。白狼秘地這般玄奇之地,這女子的實力居然能排名第二?第二不是最佳的名次,不過白狼秘地奇詭難言,這女子能排名第二,那可說是極為恐怖的存在。鬼豐是個自負的人,可聽鬼豐的意思,卻仍是自承不及這女子?

白狼秘地派出這種人物配合鬼豐,滅世之意可說是極為堅定。但鬼豐很是猶豫?無數人懷疑鬼豐的用意,哪怕曹棺、馬未來均是認定鬼豐是有滅世的打算,為何事到臨頭,鬼豐反倒像是勸那女子不要滅世?

鬼豐自然沒有明說,但單飛聞聲聽意,如何聽不出鬼豐有勸阻之意?

地藏王又是哪個?

白狼秘地難道不是共工之後掌管,而是以地藏王為首?!

單飛聽說過地藏王!

安忍不動如大地,靜慮深密如秘藏!

這句話形容的就是地藏王!

據身毒經書記載,昔日有婆羅門女,其母信邪,常輕三寶,命終後墜入無間地獄。婆羅門女知道娘親在地獄受苦,於是變賣家產供奉佛祖,後魂魄受引入地獄幫娘親從地獄解脫。此女夢醒後,憐憫地獄之苦,這才在佛前立下誓言“願我盡未來劫,應有罪苦眾生,廣設方便,使令解脫!”

經書言及此女轉生即為地藏王菩薩。

而後世常常念及的“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一語,傳說就是根據地藏王的立誓而來。

單飛證得性空緣起一事,又經單鵬解說,對身毒的釋迦很是欽佩,可他不是因欽佩就盲信之人。

就如風水一說本有依據,卻被後人牽強附會的加以欲望解說反成迷信般,佛教傳說亦是無可奈何的要經歷這般世俗的侵染,反讓人心生懷疑。

不然《金剛經》中亦不會有須菩提苦惱的對釋迦說——世尊,頗有眾生得聞如是言說章句,生實信不?

釋迦的弟子須菩提的意思就是——老大,你在的時候,因為你的神通廣大,旁人見到你的神通,無論是真信還是對權威的迷信,都能認為你說的是實話,可老大不在後,恐怕信你這番玄奇理論的人就不多了。

事實也是如此,釋迦亦是預言,佛運漲消經歷五個時期,分為正法的解脫、禪定期,像法的多聞、造寺期,還有就是末法的鬥諍期。

釋迦的意思是,在我還能有影響的五百年內,很多人因為信我而能涅槃解脫,後五百年,世人還能知曉我傳授的安心法門進行禪定解脫,再後五百年的世人,多是看個熱鬧,佛法遍布,可更多人是隨便謅幾句佛經來炫耀博學多才罷了,能證悟的人已越來越少,再後五百年,很多人已經和證悟無緣,只能靠造寺拜佛之流以求心安,再後均是末法期,那時候的人不要說信我,恐怕要開始將我當做靶子一樣的射了。

事實證明釋迦所言無誤,佛教精神在釋迦所在五百年時成為巔峰之境,經典多從中出,後世再無法超越!

單飛就是對這些清楚的明白,才信神識存在,可對什麽鬼魂、地獄之類始終不能苟同。神識是真正至強之人才能留存之物,可鬼魂卻是極為軟弱之人的情感寄托。

留存和寄托本不是一個概念。

盲信不是正念。

真正的正念絕非靠這種簡單的輪回因果報應、心懷驚怖來維系,而是一種清楚的了然、堅定的去實踐。

是以單飛對地藏王前生立誓、後世轉化一說並不盲然去信,亦知道這個傳說很難說明地藏王的來歷。可若非如此,地藏王究竟又是哪個?

事到如今,單飛感覺這並非巫鹹所下的圈套,可他置身神農的實驗容器中,又為何會聽得到白狼秘地之人隱秘的對話?

“可是……”

鬼豐終於再次開口,“聖女哪怕再是神通廣大,也不應對單飛有所輕視。你們遲早會有一戰……”

“你怕我勝不了他?”那女子問道,聲音中自有傲然之意。

驕傲不是好事,很多驕傲是源於無知,可誰都能聽得出,這女子的驕傲是因為真正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