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五十章 末日的準備(第2/3頁)

單飛經龍樹提醒,再想到考古往事,隨即又道:“龍宮天塔就是伏藏的源頭所在?”

“善哉。”

龍樹合掌輕嘆道:“單施主的猜想,正和本僧不謀而合。據本僧所想,無論老子還是釋迦,均是如伏藏般獲取傳授,不過他們所知遠比尋常伏藏人為多,亦因自身睿智無雙,這才能結合所知精要開宗立派。”

“伏藏?”大明王聽到這裏終於若有醒悟,“這好像是西方的通靈仿佛?”見眾人均是望過來,大明王立即道:“西方偶有極為神奇的人物,突然會宣稱得到神之啟示,明了世上某些不解的玄奧。”

他一直和魔王般感覺憋屈,暗想我堂堂一個西方的大明王到了此間怎麽和白癡一樣?當初魔王不懂就問,他卻明白藏拙的道理,始終在一旁靜聽吸收就好。如今眾人中,反倒以他認知最是差勁,只怕漏掉什麽,大明王屢屢發問難免心懷郁悶。如今終於到了他明白的領域,大明王如何會再隱藏什麽?

“西方的確有這種情況。”鬼豐點頭道。

大明王欣喜得到鬼豐的認同,接著道:“在西方,通靈確有其事,但龍蛇混雜下,更多的人沒有通靈的能力,卻是依仗此點來蠱惑眾生,比如說有個木匠的兒子……”

他一直對那個木匠的兒子耿耿於懷,認定那人是近來數百年最大的騙子,難免又要重提舊事。

單飛知道大明王要說哪個,連忙岔開道:“這麽說西方的通靈、身毒的伏藏都是異曲同工,源頭盡在龍宮天塔。若沒有高僧解釋,我倒不知道中原也有此事。”

“單施主所言差矣,中原也曾記載此事。”龍樹認真道。

單飛大為詫異,忙道:“還請高僧指點。”

龍樹道:“李耳之後,中原有個極為有名的人物叫做孔丘。”

“孔子也是伏藏人物?”單飛訝異道。

“孔子不是,但他隱約提及過此事。”龍樹緩緩道:“本僧一直對八百年前左近發生的事情很是留意……”

“為什麽?”大明王忙問。

龍樹道:“因為那個時代的世人的思想驀地變得……變得聰明許多。”

單飛暗自點頭,心道中原那時是百家爭鳴,身毒亦是精英薈萃,說起來也是個異數。某處有個文明爆發期不足為奇,但世界最重要的地方均是同時爆發,那就難用巧合來解釋了。

“因此高僧認為是有人從龍宮天塔取得了超越的文明,流傳到了世間?”鬼豐一旁道。

龍樹微有詫異的看了鬼豐一眼,合十點頭,“正是如此。據本僧認定,釋迦、老子從中所知最多,這才能或得道、或涅槃。而後來的孔子雖亦是一代大家,卻讓人多少有中規中矩之感。而孔子曾經有言語流傳後世說——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大明王雖不知道這句話,一聽卻想當然道:“這孔子倒是謙虛之人,他說自己的知識都是刻苦學來的。”見眾人都是奇異的看著自己,大明王有些心虛,“我說的哪裏不對?”

鬼豐、夜星沉齊聲道:“孔子的確說過——我非生而知之者!”

“不錯。”

單飛那一刻心情激蕩,知曉自己又有了一個重要的發現,“孔子此語看似謙遜,但他卻從側面認定這世上有一種人是生而知之!”

什麽是生而知之?那就是說一出生就知道很多事情!伏藏的概念說的雖有差別,但亦是說某些人生下來不經學習,就會懂得一些極為玄奧的事情。

龍樹微笑道:“單施主說的亦是本僧所想。”雖說是經他提醒,單飛這才恍然,但見單飛了然,龍樹卻比誰都要高興,“孔子此語之後,弟子還記載孔子隨後又說過——子不語怪,力,亂,神。這聽起來像孔子認定世上沒有奇異之事……”

“不語不代表沒有。說不準這是說孔子早知老子伏藏一事,明白這世上的奇異,因為心懷敬畏,這才知而不言,只是在言語中隱約泄漏。”鬼豐分析道:“據史書記載,孔子每有不明之事,都會虛心向老子求教,因為他知道老子對遠古文明知曉的更多。”

眾人均是點頭,感覺鬼豐所言大有道理。

大明王亦是明白過來,暗道慚愧,心道我自詡大明王,但在這些人的面前,和大泥王一樣。

“可是……”

大明王心懷敬畏道:“高僧說了這些又有什麽作用?”

龍樹心道人比人得死、貨比貨要扔,你大明王若是單飛的話,本僧真不能將希望放在你的身上。

“這說明要得窺龍宮天塔的玄奧,非有緣不可。”龍樹道:“不然哪怕孔丘那般人物,亦是無從獲得。”

“有緣之人?”單飛見眾人都在望著自己,不由苦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