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四十八章 手跡密語(第2/2頁)

鬼豐見龍樹醒悟,仍接著道:“都說一入宮門深似海,就是說輝煌的王宮下,並沒有想象的那麽快樂。宮外的人或想入宮,但宮內的更多人卻想著逃離。或許有人和高僧一樣的經歷,自此後不返宮中,反倒留下了邪靈的傳說。知道內情的人重復這個邪靈的傳說,本只想掩蓋旁人離去的真相,但世上本無事、庸人卻擾之,那些庸人將邪靈的傳說接下去,這才越來越邪。”

頓了片刻,鬼豐一字字道:“這世上本沒有邪靈,若有邪靈,那一定是世人內心的邪惡!”

“說的很好。”單飛不由贊了句。他身為考古人士,自然知道古墓中或許有怪事,但並沒有什麽邪靈,有的素來都是人心叵測罷了。

龍樹輕宣佛號,亦是感慨道:“施主說的極是。釋迦亦不信邪,只是感慨世人無常之苦。只是後世所傳非道,倒太多的曲解了釋迦的真意,讓人亦是開始曲解釋迦。”

“高僧找到了阿育王的手跡?從中得到了什麽線索?”夜星沉切回正題道。

龍樹輕輕點頭,倒沒有徑直回答夜星沉的第二個問題,“阿育王一代雄主,卻是中道皈依佛主,之後更是做了兩件壯舉——單施主想必知道?”

他若有期待的看著單飛,並非考問,而更有投緣之意。

都說白頭如新、傾蓋如故,說的是有些人結識一輩子還不知對方的根本心思,卻有人一眼就已注定了今生緣分。

眾人見了,心中不覺得是緣分,卻只有個疑問——龍樹為何對單飛這般重視?

單飛好在考古足跡遍布全球,知識涵蓋面亦是廣博,立即道:“高僧所言的壯舉想必不是阿育王一統身毒,兵鋒揮至如今貴霜之地?”

他知道阿育王早年好戰,不但統一了南亞次大陸,而且一直幹到阿富汗。不過因果循環,後來由阿富汗之地興起的貴霜又將身毒納入了版圖。

阿育王之後,身毒始終難再有極具魄力的王者。

龍樹輕聲道:“天下分合,不過是強權的手段。這等舉動或許是世人能及的巔峰,但終究不過化作塵土罷了。”

單飛明白龍樹厭戰的心思,接著道:“如果這等行為都不算作壯舉,那高僧言及的恐怕是阿育王招比丘行大結集、建佛塔散布全世界了?”

他說的是阿育王晚年做的兩件最輝煌的事情。招比丘行大結集說的是阿育王曾邀請那時最負盛名的比丘千人在華氏城進行驅除外道、結集成典的盛舉。此舉不但讓釋迦在身毒家喻戶曉,甚至可說是讓佛教推行至全世界的第一功績。

而建佛塔散布全世界說是釋迦在拘屍那羅涅槃後,遺體被火化現出很多奇異的結晶體,這結晶體就是後世說的“舍利”。傳言中,阿育王是在全世界建立八萬四千座供奉佛骨的佛舍利塔,中原亦有,而且被當代人發掘而出。

單飛想到這裏不由心動,暗想能完成這種事情的阿育王用的也不見得是尋常的手段。因為在阿育王之時,中原正值戰亂,時人對外國所知甚少,可阿育王不但讓人足至中原,而且能連建十數座舍利佛塔之多?

這種奇跡亦讓後人驚嘆。

龍樹輕嘆道:“正是這兩事。帝王為求心安的信佛不在少數,但如阿育王這般堅信、以余生去完成這般舉動的,卻非頓悟之人不可做到。”

眾人均是點頭,感覺龍樹說的極有道理。一些人心血來潮可能會有阿育王之念,但如阿育王這般堅定實施的,卻一定要有極堅的信念。

“阿育王這般人物能如此信服去做,這說明一定有讓阿育王相信的理由。”

龍樹緩緩又道:“本僧堅信阿育王必定得到過什麽啟示……這種啟示並非妄言,而是真正的啟示。可本僧遍覽阿育王的手跡,雖發現許多阿育王的秘事,卻始終沒有從中發現太多和釋迦有關的事情……”瞥見夜星沉的不滿,龍樹道:“看起來和釋迦最有關的一句話是——本王追尋佛主足跡,終信世上不可思議的玄奧,亦悔之前孟浪殺傷,遂更堅彼岸之心。遍建佛主舍利塔以求前往彼岸之路。”

大明王暗自搖頭,心道這和尚說了和沒說差不多,難道是隱瞞了什麽關鍵?

夜星沉、鬼豐卻是齊聲道:“追尋佛主足跡?”

單飛更是道:“因此你去了拘屍那羅?”

龍樹再次雙掌合十,含笑道:“諸位都是極為睿智之輩,竟然一口道破阿育王密語真意,本僧卻是思索良久,這才決定和阿育王般,追尋釋迦留世的遺跡去尋找前往彼岸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