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七十九章 手足暗鬥(第2/2頁)

唐太宗為了帝位幹掉了大哥和弟弟,宋太宗為了奪權不惜處置掉病重的宋太祖,留下燭影斧聲的千古疑案……

這已是華夏歷來被人稱頌的帝王做的事情。

不堪、卻是歷歷在目。

單飛一看梁孝王寫的這幾句話,就已明白梁孝王和漢景帝那時終撕裂了親情的面紗,剩下的全是忌憚和怨恨。

他尋思間目光又停,落在兩列文字上。

——吾終日盼蔔邑音訊,幸得蔔邑傳信。得見蔔邑後,吾方知世上實多不可思議之事,始知世間玄奇。吾得香,有何妙法可取帝位?

單飛看到這裏有些發愣。

他記得在邙山那會兒、石來提及梁孝王時曾著重提及三點——漢景帝對梁孝王的承諾、梁孝王得不到帝位轉想求長生,之後梁孝王求得見到異形牛、異香……

孫鐘給他的記錄和石來所說的暗符,也有不同之處,最大的不同就是——梁孝王原來並沒有放棄奪得帝位的念頭,他看起來想要依靠異香得到帝位?

為何會出現這種偏差?

單飛想到這裏繼續看下去,略過幾段梁孝王嗟嘆的文字後,就見羊皮卷上又寫道——吾終有妙法巧取帝位,奈何劉啟細作遍布梁國,除邑、婉妹外,吾難有可信之人。幸得蔔邑獻計,得瞞劉啟耳目,誤認吾在求虛渺長生,減少提防,反助吾完成芒碭墓葬。芒碭將行,吾心猶豫,唯有婉妹堅貞隨行,始解吾憂。

旁人看到這裏或許不明所以,單飛卻是心中微顫,腦海中隱約有個念頭跳出。

——為除劉啟疑心,婉妹與吾墓室分葬,婉妹更早行數月,吾做暗道有約,雖被不明之人嘲笑,卻得以和婉妹墓葬同行。翌日當為吾偽斃命之時,再無退路!

羊皮卷的記錄到此截止,單飛見狀又皺下眉頭,注意到羊皮卷盡頭似有撕裂的痕跡。

這是一份不算完整的梁孝王手記,卻已揭示了太多的秘密。

“你想必已從中知曉了很多事情?”孫鐘緩緩問道。

單飛沉吟片刻,“梁孝王想用無間做個改變,幫他奪得帝位?”

他這個答案實在驚人,孫鐘卻是根本沒什麽意外之意,撫掌微笑道:“單飛,你果然很快想到了這點。”

輕嘆口氣,孫鐘望向那縹緲的神廟道:“當年劉啟許諾傳位於弟梁王,奈何食言而肥。非但如此,劉啟日久生恨,對梁孝王已視若眼中之釘。你要知道,很多人均是如此,完成不了自己的承諾,就會遷怒自己承諾之人。”

單飛不語,卻知孫鐘正說出人性的悲涼。

孔子有言——已所不欲、勿施於人,但從古自今多是已所不欲、遷怒旁人罷了。

孫鐘接著道:“景帝之時,有七國為亂,梁孝王曾助劉啟抵禦吳楚聯軍、死守梁都睢陽,間接衛護長安,讓叛軍不能長驅直入。若非梁孝王,劉啟不見得能坐穩帝位,從這點看來,梁孝王不欠劉啟什麽,反倒是劉啟欠了梁孝王一個承諾。正因如此,劉啟難以敷衍天下之口,殺心已起,梁孝王能敗吳楚聯軍,終究還是很有頭腦,知道自己惹禍上身,非但不能坐穩王爺之位,還極有可能死在劉啟之手。奈何當時劉啟天下已定,梁孝王獨木難撐,他又不是輕易放棄之人,終於決定用無間香做最後一搏,回轉到過去,改變他不能登基的憾事。”

略有停頓,孫鐘又道:“不過劉啟不是傻的,為了監視梁孝王,他在梁國內外都安插了他的細作。梁孝王知道這點,才故意放出求長生一事麻痹劉啟,又在墓室的記載做了長生留言,用意自然是讓想細作混淆方向,對其不加防備。”

單飛不由嘆服,暗想帝王之家的孩子就是不簡單。怪不得他當初以為梁孝王在追尋長生香、而石來也是這般結論,實則是梁孝王故布迷局罷了。

不過梁孝王雖騙得了漢景帝,卻終究沒有騙過曹棺。

曹棺早知道梁孝王用的是無間香——曹棺從棺材中沒有見到梁孝王和王後的屍體就已猜到這點,而曹棺亦應明白梁孝王在想著什麽。

對於這種爾虞我詐的事情,曹棺比誰都要清楚。

曹棺、梁孝王目的雖是不同,但均想通過無間來改正往昔的一個遺憾!曹棺改正了,那梁孝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