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二章 萬古丹經王(第2/3頁)

夜星沉放聲高笑道:“十數年前,你未得宗主一位後逃離冥數。十數年後,你處心積慮這久,百般算計,恐怕又是在圖謀冥數之主的位置?”

頓了片刻,夜星沉一字字道:“魏伯陽,如今你真以為自己掌控了大局不成?”

他話音落地,長亭內外突然靜寂若死。

孫氏兄妹還是不明所以時,黃堂失聲道:“你就是魏伯陽?冥數自長桑君以來,另外一個對長生香專研再有突破的那人?”

若不是通風板托著,單飛差點從上方掉下去。

他比黃堂等人更要驚詫百倍!

魏伯陽?!

魏伯原來竟是魏伯陽?

單飛暗叫自己愚蠢,他早知魏伯絕非等閑人物——只憑片刻引導法就讓他擊敗破軍,更不過用短短的數個時辰就讓他武學更上層樓,力克武曲檀石沖的人物,又怎麽會是等閑人物?

可他一直以為這人或許是異地高人、不聞史書的世間隱者,卻沒有想到這人就是魏伯陽。

千古以來讓人如雷貫耳的魏伯陽!

三國演義中已有類似神仙的存在,比如說於吉、左慈之流,張角等人在演義中一出場就是呼風喚雨的存在,被劉備以什麽狗血的破之,諸葛亮也是近乎撒豆成兵……可這些無非是民間迷信的表現,演義中唯獨沒有將華夏最科學的一個人列在其中。

那人就是魏伯陽——萬古丹經王!

此人據歷史記載是貴族出身,雖不入道教,卻被認為是黃老道家中人。魏伯陽以黃老之術參同《易經》,“爐火”之法,將三家真諦融會貫通後,又變乾坤為鼎器,以陰陽為堤防,用水火化天機,使五行為輔助,聚玄精為丹基,創煉丹之術,做《周易參同契》一書流傳世間。

近兩千來,《參同契》一直被道家傳為蘊含可奪天地造化之秘的奇書,其人也幾和神仙仿佛!

後世道家有名之輩,如兩晉南北朝的葛洪、陶弘景,唐宋時期的鐘離權、呂洞賓、張紫陽等內外丹派的宗主,無不尊魏伯陽為丹經鼻祖,號其為萬古丹經王。

萬古之意是說魏伯陽不是幾千年出一個,而更像是萬年才能出現的人物,而其的丹經思想,萬年也難有人超越。

不過清朝時華夏大難,民國時期更是偽道旁門混雜,再加上西方思想的沖擊,讓很多人開始淡忘掉這個赫赫人物。

可有心之人將《參同契》翻譯後傳到國外,引發了國外極大的研習熱潮,如此再出口轉內銷,國內本有藐視之人看到國外稱贊,雖不懂老祖宗的東西,卻又沾沾自喜,開始稱贊起魏伯陽來。

和《易經》、《內經》、《道德經》般,《參同契》的內容對國內外的各種領域均有啟示,亦能被有心之人從中汲取思想。

這種思想千古不竭的能流傳下來,絕非一時的氣運。

單飛以前不甚明白,如今才想到這恐怕是因為這種思想不但是劃時代的人類精粹,而且已至人類思想的巔峰。

紅塵繁亂,烽火連天,世間變幻中,一時繁華終趨覆滅,真正能傳下來的只有精湛靈魂孕育的深邃思想——對人類有啟迪意義的思想。

而世界如今更是公認魏伯陽是為古時留有著作的一位最早的化學家!

兩千年前的化學家?!

單飛如今想想都覺得可笑,倒感覺這個所謂化學家稱呼是在侮辱魏伯陽。

腦海中靈光一閃,單飛突然想到破軍臨死前,曾指向自己道:“為……”

他那時候稀裏糊塗,後來回憶時,又以為破軍說的是為什麽,他認為破軍不明白他單飛的武功為何能突飛猛進的增長。

如今想來,破軍要說的不是為什麽,而是魏伯陽!

破軍認出了殺他的是魏伯陽,認出了這個千古流傳的近乎神話的人物,而他單飛眼拙,居然還一直在琢磨著魏伯是哪個?

單飛震駭中暗自苦笑,隨即被黃堂所言吸引——魏伯陽居然對長生香的專研又有突破?

他絲毫不懷疑黃堂所言,暗想這世上若真有一人能破解長生香之秘,無疑就是魏伯陽!

也只有魏伯陽!

黃堂雖未如單飛那麽震撼,可再望魏伯陽的時候,還是忍不住的驚凜。

魏伯陽微笑看著黃堂道:“原來閣下並不認識我?那當初讓破軍、武曲在丹陽對付慈濟堂,千方百計想釣我出來的又是哪個呢?”

黃堂臉色陰晴不定。

見黃堂不語,魏伯陽並不追究,轉望夜星沉道:“夜星沉,多年不見,閣下混淆是非的能力更是見漲,一見面就扣我個圖謀冥數宗主之位的帽子。天下昏昏,聽你攪亂之言,難免又會將信將疑起來。就算老夫聽了,都感覺自己是為了宗主之位而來。”

眾人聽了他所言,好笑中又有些懷疑,暗想這老頭看起來絕非等閑,莫非也和夜星沉一樣的野心,此時出現,是為了爭權奪位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