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老上海的現代風情(第2/4頁)

上海的開放在猶太人身上表現得特別明顯。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上海接納了三萬多名猶太難民。這個數字,超過當時加拿大、澳大利亞、印度、南非、新西蘭接納歐洲猶太難民數字的總和。這些猶太人歷盡艱險,逃離納粹的魔掌,來到上海,因為進入上海不需要任何簽證或證明。這些猶太人大多數在上海一直生活到戰爭結束。上海成了猶太難民逃離地獄的一葉方舟。

外國人到了上海,不論他來自哪個國家,他的感覺都會是:“上海像家一樣接待我們,而不像一個客棧。”一個英國人在1937年日本進攻上海前的那個晚上寫道:“對我們大多數人來說,上海是永久的家。”這句話說明,上海作為一個國際化大都市,不僅表現在外表的物質技術的層面,而且已經深入到人的內在的文化心理層面。

追求時尚

老上海人追求時尚。這是老上海的都市感性。這種文化上的感性,首先體現在生活習俗的層面,當然也體現在精神文化的層面。

老上海人追求時尚,在當時的主要內容就是追求洋派,即追求西方風味,因為在當時西方風味是最時尚的東西。咖啡館、舞廳就是代表。咖啡館是歐洲人體驗現代生活的主要空間,在老上海十分流行。最有名的如南京東路上的新雅,純粹外國風味的沙利文,靜安寺路口的德式“番丹拉爾”,俄式咖啡館“君士坦丁”和“巴爾幹”,國泰戲院對面的“小男人”,等等。當時上海的作家一到黃昏都會不約而同地走進這些咖啡館,一邊喝著濃厚香醇的咖啡,一邊和朋友長談。可以說,在20世紀30年代,上海的文學界整個都沉浸在咖啡館的香味之中。上海的舞廳也很多。1946年全上海在政府登記的舞女有3300人,可見舞廳數量之多。老上海被稱為“東方不夜城”,指的是霓虹燈照耀下的夜生活,其中舞廳占了重要的位置。有名的舞廳有百樂門舞廳、大都會花園舞廳、麗都、聖安娜、仙樂斯、洛克塞、維娜斯咖啡館、維也納花園舞廳、小俱樂部,等等。百樂門舞廳的樂隊是俄國樂師,但奏的都是最新的美國爵士樂。這個舞廳因為當代作家白先勇在小說《金大班的最後一夜》以及《永遠的尹雪艷》中提到它,因而直到今天還廣為人知。

上海人追求時尚,追求洋派,但並非全盤西化,特別在生活習俗方面,上海老百姓始終保持著自己的本土文化即江浙文化的特色和個性。

拿飲食來說,上海有許多西餐館,如一品香、萬年春、海天春、江南春、一枝香、醉和春等。這一品香很有名,裏面陳設非常氣派,甚至擺放金錢豹籠子供客人觀賞。清末作家曾樸的小說《孽海花》中就寫到薛大人請金狀元到一品香第八號吃“大餐”。“大餐”就是西餐。很多經濟收入比較高的上海人對吃西餐很有興趣,就是收入比較低的家庭,過年過節也往往全家人出去吃一頓西餐。吃西餐成為一種時尚,稱為“吃大菜”或“吃大餐”。當時從外地到上海來遊玩的人,也把吃西餐和坐馬車作為體驗上海生活不可缺少的兩項活動。

但是在上海人的飲食文化中,吃西餐終究只是一種點綴,上海人的飲食始終保持著自己本土傳統的風味特色。

老上海月份牌

上海自古以來就是一個稻作區,所以上海人一日三餐以米飯為主,稱為“白米飯”。有時也在米飯中加入青菜、鹹肉、香腸、豬肉之類原料,做成菜飯、蛋炒飯、蓋澆飯、臘味飯等。街上的大眾餐館,多數也是米食。上海人的家常菜也有江南特色,他們把豬肉、雞鴨、蛋等葷菜,加上筍幹、毛豆、面筋、香菇等素菜,搭配成“筍幹燒肉”、“肉絲炒毛豆”、“油豆腐燒肉”、“火腿冬瓜湯”等家常菜,味道好,又實惠。上海的風味小吃也極有特色,如南翔小籠饅頭,美新點心店的寧波湯團,滄浪亭點心店的蔥油開洋面,五芳齋的肉粽,等等。這些小吃都很精巧、味美、便宜,顯示出很濃的江南風味。1998年美國總統克林頓訪滬,在豫園吃了南翔小籠饅頭,贊不絕口。

石庫門與弄堂風情

石庫門是伴隨上海的都市化而產生的一種民居建築。多少年來,石庫門一直是大多數上海市民生活起居、繁衍生息的主要場所。

上海的石庫門建築最早產生於19世紀五六十年代。這是一種占地少、用料省、造價低的房型。這種房型大多為“三上三下”式,樓下正中為客堂,兩旁各有一廂房。樓上形式也與樓下相似。後來又出現一些規模更小的建築,為“二上二下”式和“一上一下”式。石庫門的建築用黑色厚木板做成大門,門四周是花崗石或寧波紅石做的石條框,所以稱為“石庫門”。後來為適應比較有錢的中產階級的需要,出現一種新式裏弄住宅,去掉高墻和烏漆大門,增添衛生間和煤氣灶,小天井改為小花圃,稱為改良式石庫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