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篇 官場戲與夢 第15章作為替罪羊的“奸商”(第2/2頁)

在內戰不能停止的情況下,實現把法幣換成金圓券的改革,原本就是一場必輸的賭博。發行一種新的貨幣,必須有足夠的準備金,即黃金儲備和硬通貨。但是,顯然當時的中國政府沒有足夠的準備金,原來的家底都耗於內戰了。但是,金圓券卻氣魄很大,可以直接兌換黃金和硬通貨,政府也就真的強行用金圓券來購買民眾手裏的黃金白銀和硬通貨。幻想通過這樣的掠奪,讓自己的新貨幣堅挺起來。然而,這樣牛氣的新貨幣,一出籠實際上就是膨脹的,此後更是一路翻著跟頭地膨脹。從來沒有一個國家,能靠掠奪使貨幣站住腳的。在這種情況下,民眾包括商家,當然不買金圓券的賬。而一些大人物,包括杜月笙,自然要想辦法把手裏的黃白之物和硬通貨轉移到香港或者國外。眼看著金圓券就要變成第二個法幣,這時候,蔣經國親自出馬,親到上海作為經濟督導員,以鐵腕整頓經濟和金融。

小蔣出馬,再次拿杜月笙開刀,以套匯外流的罪名,抓了杜月笙的兒子杜維屏,同時強令凍結上海物價。拿杜月笙開刀,震懾所有的上海有錢人。結果,杜月笙拉出來同樣套匯的孔令侃,讓孔家人告到老蔣門上,致使小蔣查不下去。而凍結物價的結果,是上海商家貨架空空,所有的商品,連抽水馬桶都算上,均有價無貨。新一輪的打擊奸商行動,又告破產。整個國統區秩序紊亂、人心不寧的狀況,一直持續到了國民黨政權的徹底崩潰。小蔣一輪又一輪地收買人心、打擊奸商的鐵腕行動,不僅沒有安定下民心,連上海的中產階級,甚至連杜月笙這些老牌的國民黨支持者的心都寒了。這也是為何上海解放之後,杜月笙只去香港,不肯去台灣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