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5章 盧象升抗旨(第3/3頁)

崇禎皇帝淡淡地說道:“告訴代善,立刻無條件投降,朕可以免城裏的建虜一死,甚至可以放他們回去,但是,要是他們敢頑抗的話,城破之後,這城外的首級就是他們的下場!”

說到這裏,他頓了頓之後便又追加一句道:“多爾袞,阿濟格,還有什麽英俄爾岱,朕都放了回去,也不在乎多放一些回去。但是,要讓朕不高興了,就只能疊京觀解解悶了!”

伍忠一聽,倒是沒有猶豫,當即回一聲“遵旨”,就轉身準備去傳話了。

但是,正在這時,卻聽盧象升一聲“且慢”,而後,就見他向崇禎皇帝奏道:“陛下英明神武,把奴酋放回去,來日再抓,微臣只有佩服。可如今,陛下是要放回城裏的三千建虜麽?如若如此,此戰就沒有削弱建虜,微臣以為,奴酋可以放回去,但是,這三千建虜,當殺之,至少不能放回去!”

說到這裏,他怕崇禎皇帝生氣,就又追加解釋道:“微臣前來遼東之前,陛下曾對微臣有言,建虜人少,當滅其人力,不求多,只需積少成多,建虜實力便會大大消耗。如若放這些建虜回去的話,豈不是有違陛下當初之言了?”

在場的這些人中,也只有盧象升敢抗旨,明著直諫了。其他將領,雖然沒有說話,可他們的眼神中,卻露出了附和盧象升的意思。很顯然,對於崇禎皇帝的這份旨意,他們心中多少是有點不同看法的。

對此,崇禎皇帝並沒有不高興,而是很有耐心,只見他一指城頭方向,對盧象升說道:“盧卿可看清楚了,這些建虜膽氣已散,我明軍的強大,已經在他們心中留下陰影。就憑這些建虜,以後就算再在戰場上相遇,也不會是什麽厲害的對手了。”

盧象升聽了,便下意識地轉頭看去。

而崇禎皇帝,則還在說道:“朕把這些建虜放回去,有兩個目的,一是交換朕想要的人,二是讓這些已經喪膽的建虜,把對大明軍隊的恐懼,帶到遼東腹地,帶給其他建虜!”

他通過竊聽種子,早就推斷出皇太極是極力想要避免建虜的士氣低落,因此不但隱瞞敗仗不說,稍微有點勝仗,就立刻廣為宣傳。朝鮮之所以在這個位面滅國,就有這個原因在內。

既然皇太極想避免的事情,總要搗亂下才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