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5章 並沒有推波助瀾(第2/3頁)

想著這些事情,就算是官場上沉浮多年,已經修煉成精的文官,也不得不暗暗心驚。心中告誡自己,千萬不要糊弄皇上,要不然,憑皇上如今的能耐,絕對能發現。到時候,皇上帶兵打仗殺了不知道多少人,之前幾次定罪謀逆抄家等等,都足以說明皇上可不是心慈手軟,而是鐵血帝王!

他們不知道,這些事情,都是在已知結果的基礎上,開始推斷之前發生的事情。因此就顯得崇禎皇帝神機妙算,英明神武,竟然能從種種蛛絲馬跡中就推斷出了事情的真相。

如果沒有竊聽系統,就光憑這些消息的話,崇禎皇帝能推斷出來才有鬼了。就算他有所懷疑,可要果斷出兵策應,那也是不可能的事情。萬一推斷錯了,那是一頭撞到建虜懷裏去了的。

可是,如今所有的這些不可能,都變成過了崇禎皇帝的英明之處,普通人猜不出來,也做不出來的。聞者誰不佩服,誰不敬畏崇禎皇帝!

又站著說了一會話,該裝得都已經裝了,崇禎皇帝便擺駕回宮了。

等他一走,崇禎皇帝對太子說得那些話,以及他對事情的判斷和采取的行動等等,頓時就在官員之中傳開了。遠一點的,聽不到的官員,就從聽到的那些官員那邊得到了具體消息。隨後,官員之間,以及官員和自己的下人之間的談話,又不可避免地被更多人知道,最終,這些事情都在京師百姓中傳開了。

完全可以說,這個時候的京師城外,百萬人的所有話題,都是在圍繞崇禎皇帝的這次禦駕親征事情展開的。

“不是捷報上說了一戰而滅上萬建虜麽?我都祭拜了我爹娘,讓他們在天之靈有知,也能安慰一點了,可這首級呢?”

“對啊,我也在等著這首級,尋思著是否能用錢買個,回家祭拜之後做成尿壺的!”

“……”

軍隊已經魚貫而入京師城內,但是,就沒有一車車的首級,京師百姓看到這些,甚至都有點懷疑了。

“該不會是虛報軍功吧?可是,這是皇上發出來的,朝廷也公告了啊?”

“對啊,應該不可能假的吧,要不然,這可是我大明朝最大的醜聞了!”

“該不會是被建虜搶回去了吧,就如同以前一樣。說來也是蹊蹺,關寧那邊的戰事,總是殺敵多少,結果連個首級都不見,這都成慣例了,如今連皇上都是如此,還真是邪門了?”

“……”

就在他們有點懷疑的時候,事情的真相就一點點地傳開了。

“你們好大的膽子,還敢懷疑皇上?自己沒能耐,就想說什麽,真是井底之蛙!”

“說什麽呢?上萬建虜啊,不是一戰而滅,建虜都沒逃走的,誰搶屍體?你來說說,首級去哪裏了?”

“實話告訴你吧?皇上用那些首級行圍魏救趙之策,懂不?沒有這些首級,如何大張聲勢?把建虜主力從朝鮮吸引回來!”

“什麽意思,建虜主力怎麽樣了?”

“你剛才沒看到八百裏加急?那是保定總督盧大人從遼東發回來的求援奏章,建虜主力大舉入侵朝鮮,光靠盧大人那麽一點人馬沒法抵擋建虜主力。不過皇上早就料到了,果斷出兵,才有這次的禦駕親征,才有圍魏救趙……”

隨著已經知道消息的人開始顯擺,崇禎皇帝英明神武、神機妙算的本事,再次深入人心。

而且,崇禎皇帝的原話,在一次次地傳播過程中,不可避免地變了一些,誇張了一些,甚至在少數喜歡耍嘴皮子的人的口中,更是憑著他們自己的想象,添油加醋一番再說出來,就更是誇張了。

到了最後,崇禎皇帝變成了在宮裏忽然心神不寧,便掐指一算,就算到了朝鮮有大劫,盧總督也有劫難,便立刻領兵出征救援,才有了這些事情的發生。

還有,塔山之戰為什麽一戰而定,也是崇禎皇帝掐指一算,算出了建虜的突圍計劃,而後登壇作法,頓時,濃霧四起,風雲雷電,把建虜給搞得昏頭轉向,光是戰力,就直接降了三層,還一頭撞到了皇上布置好的埋伏圈中,才能一晚上就把兇殘的上萬建虜給打得全軍覆沒。

反正到了後來,崇禎皇帝已經被他們有點神化了。種種舉措,比起三國演義中的諸葛亮,都要厲害得多。畢竟諸葛亮再厲害,都還有街亭之敗,一直打不過魏國,滅不掉魏國,還有武聖之死,諸葛亮也沒有算出來,就更不用說火燒連營了。

當然,也有一小部分人心中還是疑惑的,總覺得太過誇張了。雖然親眼目睹了八百裏加急信使的到來,可這些人平時就不怎麽相信別人,心中就還是有點懷疑。

如果京師如今的主流,都是在稱贊當今皇帝的英明神武,這些人也就不敢把心中疑惑說出來,免得被其他人圍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