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1章 戰爭就是這麽殘酷(第2/3頁)

但是,要攻打遼東腹地,不說沈陽,只是海州的話,那就不一樣了。錦州這邊到海州,距離可不近。按後世的路程來算,都有三百五十多裏遠。步軍行動,一天一般是二十到三十裏路而已,從錦州到海州,步軍就要十五天左右。

塔山之戰,之所以一戰而定,是多爾袞自作聰明,想要連夜全軍突圍。如果他不這麽做,只是死守塔山的話,崇禎皇帝要想打下塔山,消滅一萬多建虜,不打個十天半月,那是不可能完成目標的。

明軍進攻遼東腹地,這一路過去,要先克海州,否則後路可能被斷,然後還要打下鞍山驛堡,再進攻遼陽。搞不好,還在打海州的時候,建虜主力中的騎軍就已經回援了。

有步軍的拖累,被建虜騎軍騷擾,明軍很可能最終要面對的,就是和建虜主力的大會戰。而此時,崇禎皇帝這邊,一共也就五萬所有的兵力而已,又如何能和建虜主力決戰!

正是基於這個想法,崇禎皇帝才沒有腦子一熱,領軍去攻打遼東腹地。只是派出了驃騎營,利用騎軍的速度,去削弱建虜的實力,宣傳明軍的威武,打擊建虜的士氣,解救遼東的大明百姓,給其他地方的大明百姓以希望。

如此種種,作用比起直接出兵遼東腹地,並不遜色,且更為可靠。

塔山建虜統領多爾袞,被驃騎營帶到了離朝鮮那邊最近的析木城,丟在城門外,放了回去。

明軍的動靜,讓建虜各城,全都派出了信使,十萬火急地向盛京報信,向朝鮮那邊報信。

遼東這邊,有關明軍的傳言,越傳越離譜,也越傳越廣,就仿佛一夜之間,建虜和明軍的實力,還有囂張程度,全都調換了一下。

而在此之前的早幾天,鴨綠江邊的鎮江堡,皇太極領著大軍所在,接到了嶽托派人傳回的消息。

“好啊,那盧象升也不過如此,果然上鉤了!”皇太極聽得大喜,忍不住帶著一點興奮點評道。

底下的範文程一聽,臉上露出一絲媚笑,回應皇太極道:“這都是陛下英明,布下這麽大一個局,那盧象升又如何能看得透?”

皇太極聽得又是哈哈一笑,而後立刻開始調兵遣將,先行派出騎軍,立刻馳援平壤。然後他親自領著剩下的大軍,也往朝鮮出發。這一戰,不但要滅了朝鮮,同時,也要滅了東江軍,解決大清的側面隱患。

不過大軍要過鴨綠江,那可不是一下就能完成的事情。皇太極所領的主力有四萬多,光是過河,就花了一天多時間。

當皇太極站在鴨綠江的東面,站在朝鮮的土地上,正在欣賞大清軍隊漫山遍野地都是時,嶽托的信使又到了。

“陛下,該不會是嶽托貝勒自己就解決平壤之敵了吧?”範文程看著信使疾馳而來,便向皇太極恭維道。

他是參與整個作戰方案決策的,因此,他知道嶽托所部,雖然才一萬余人,但都是皇太極給出的精銳。光是白甲兵,那都有一千多人,這個比例可不低了。

一直以來,白甲兵就是大清軍隊的王牌,只要用出來,無往不利,什麽明軍軍陣,都經不住白甲兵的沖擊。

此時,如果平壤那邊沒有發生意外的事情,嶽托就不可能只過了一天,就再派信使過來的。而以嶽托所部的實力,以及他所面對的朝鮮軍隊以及明軍實力來說,有非常大的概率,是嶽托獨自就解決了明軍。

範文程自認為自己考慮得比較全面,得到這個結論,也是有根有據的。從目前收到的消息看,那個盧象升也是一個有能耐的人,估計能看出來,如果平壤這邊的戰事拖久了的話,對朝鮮戰局非常不利,因此很可能會出城作戰,而這,就給了嶽托擊敗明軍的機會。

想著這些,範文程就越發地肯定,自己應該是猜得八九不離十了!

皇太極其實和範文程想得差不多,因此,用點頭來回應他的這個話。不過他才剛點頭,那信使就離得近了一些,站在小山頭上面的他們,已經能看清信使的情況了,頓時,他們的臉上,一下就沒了笑容。

信使來報信,是吉是兇,從他們的表情,就大概能看出來的。

信使到了近前,急停後由黃馬褂上前核實了下,便引到了禦前。

“稟陛下,平壤戰事不利。”信使打千跪下稟告道,“我軍大營,差點被明軍攻破。”

聽到這話,皇太極和範文程等人,都是大吃一驚,有點不敢相信自己聽到的:嶽托所部的大營,竟然差點被明軍攻破?

這實在有點超乎他們的想象了!

於是,皇太極急急地拆開嶽托送來的奏章,快速地看了起來。

在這個奏章中,嶽托把戰事經過說了一遍,最後給皇太極稟告,說大軍損失極其慘重,如果再堅守下去的話,萬一被明軍擊潰,就沒法再牽制平壤之敵。因此,他已領兵退了二十裏,只是派出騎軍監視騷擾平壤之敵,不讓明軍和朝鮮人逃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