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2章 你可知罪(第2/3頁)

如果是力戰而死,那也算是英烈,但是,他卻是投降之後被皇太極處死。雖然以後有吳三桂上奏進言,說他舅舅肯定是打了主意,想要尋找機會逃回來,但最終也沒有給他正名。

塔山這邊,因為少了三千精銳,最終也沒有擋住濟爾哈朗的攻勢,特別是濟爾哈朗把多鐸押過來的那些步軍,送到城下斬首,並且還掛上祖大成的首級,讓城內的士氣一下就崩了。

崇禎十三年十月初二,錦州之屏障塔山失陷。

京師這邊,旅順大捷和塔山淪陷的消息,幾乎一前一後,差不多同時到的。

這個情況,出乎了所有人的意料。

“沒想到盧總督不聲不響,竟然打下了旅順,還把建虜的三百多戰船都給俘獲了,真是厲害啊!”

“如此一來,我大明對遼東建虜形成兩面夾擊之勢,大有可為啊!”

“對啊,有龐大水師作為後盾,今後我大明又可以在牢牢地牽制建虜,關內應該是安全了!”

“……”

對於旅順之戰,大部分官員,包括京師百姓,都能看到占領之後的好處。特別是海戰大捷,竟然打都沒打就贏了。這也讓鄭芝龍的名聲,在北方一下洪亮了起來。連帶著鄭成功,也受到了不少尊敬。

相比較旅順之戰來說,塔山的失陷,就有點被人忽視了。在大部分不懂軍事的人看來,反正遼東那邊,還有堅城錦州,只是丟了一個塔山而已,沒事!

不過洪承疇給崇禎皇帝上的奏章,卻是非常地重視。他指出,塔山失陷,不只是錦州失去了屏障,更為關鍵的是,關寧少了祖家軍這支精銳,對於明軍在防守上影響很大。他向崇禎皇帝要求,派關內精銳填補祖家軍之缺失。否則寧錦這邊,就對建虜沒有絲毫威懾力了。

崇禎皇帝看完這些奏章,心中也是很感慨。原本以為祖大壽那麽狡猾,應該不會有事的。結果沒想到,也有陰溝裏翻船的時候,並且是送了性命,更為關鍵的是,一支精銳就這麽沒了。

說起來,這也是因為自己沒有足夠的竊聽種子灑在遼東。要是像圖爾格那樣的竊聽種子攜帶者多一些,那對建虜的行動就能了如指掌,這樣的事情,就不會發生了。

要是有可能,自己親自去前線,只要目視所及之處,就能把竊聽種子按到建虜身上。這樣的話,就可以用到建虜頭目身上,作用會很大。不過自己現在去前線,還是不現實的。

這麽想著,崇禎皇帝就退一步,下旨讓驃騎營的賀人龍領三千騎軍前往遼東錦州,一方面,是增強錦州的防禦,另外一方面,讓賀人龍盡量多去抓點建虜,送到京師來。

而在旅順那邊,崇禎皇帝也同樣去了一道聖旨,如果有抓到建虜,身份高一點的,也要送到京師來,圖爾格除外,直接放。

目前能做的,也只有這些了。禦駕親征遼東,就眼前來說,時機還沒有成熟。至少要盧象升那邊出擊,多多打擊建虜的國力,使建虜盡量虛弱,那樣再禦駕親征,才會有事半功倍之效。

在崇禎皇帝對遼事做出反應之際,建虜正白旗固山額真英俄爾岱並智順王尚可喜,領兵到達了漢城。朝鮮國主李倧聞訊,就知道惡客登門沒什麽好事,可也不敢露出不滿之意,帶著朝鮮群臣迎出漢城三裏。

朝鮮君臣的低姿態,並沒有換來好感,就見英俄爾岱騎在馬背上,冷冷地喝道:“李倧,你可知罪?”

當面直呼姓名,這是一種不禮貌的行為。而李倧又是朝鮮國主,就更是對他的一眾羞辱了。

可是,朝鮮君臣聽了之後,雖有憤懣之態,卻也沒人敢說什麽。

李倧心中苦澀,只能低頭回應道:“孤對大清一直恭順有加,前番要求,更是把全部水師盡且派出助戰,不知何罪之有?”

聽到這話,英俄爾岱還沒有說什麽,邊上的尚可喜卻是立刻怒喝道:“朝鮮水師,未戰先潰,甚至還想要投降明軍,說,此事可是你指示的?”

皇太極那邊,算是接受了尚可喜的說法。實在是朝鮮這邊,對滿清一直是陽奉陰違,讓皇太極早就不滿了。當然,他更不知道鄭芝龍在海上的威名,因此覺得朝鮮水師未戰先潰這個事情,實在是太過蹊蹺。除了背後有人指使之外,也無別的可能。

而尚可喜雖然海戰一敗塗地,但罪不在他,最為關鍵的是,皇太極還要用他,因此,就沒有降罪於他,還是能當他的智順王,並隨英俄爾岱前來朝鮮,準備接管朝鮮的造船廠。

此時,作為尚可喜來說,前來興師問罪,當然是要先聲奪人,把所有罪名都扣在朝鮮這邊才行。

李倧聽尚可喜這麽喝問,稍微愣了下,未戰先潰?難道說,明軍打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