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章 就等著殺豬了(第2/3頁)

李若璉一聽,頓時就感覺事情可能會很嚴重,不由得也嚴肅了起來,聚精會神地聽著,不敢有一絲分心。

“……為何秦地賊亂,久平不滅?就是因為有邊軍長期拖糧欠餉,活不下去了才會去作亂。可是,藩王府中卻一直積存錢糧而不拿出來用,哪怕朕只是暫時借用一下,自有糧票和銀票作抵,他們還是不肯拿出來,這就是居心不良了……”

“……”李若璉聽得無語,以前沒覺得藩王府自顧自會怎麽樣,可聽皇帝這麽說來,好像就是一大罪過了。

崇禎皇帝盯著李若璉,繼續冷聲說道:“如果瑞王不但不拿出錢糧,反而借機對大明邊軍發難的話,會寒了那些軍卒的心,搞不好,會讓更多的軍卒加入反賊的隊列。把邊軍趕入流賊隊伍,這種事情,與謀逆又有何分別?這種事情,朕決不允許!”

聽到這裏,李若璉的汗就下來了,他已經聽明白,皇帝要他幹什麽事情了。

果然,就聽崇禎皇帝嚴厲地說道:“如果真發生這樣的事情,你就坐實瑞王的謀逆之心。至於何種手段,你自己看著辦就是。總之,昔日的寧王,就是他的下場,明白麽?”

說完之後,他就盯著李若璉,等他回復。

李若璉身為錦衣衛指揮使,其實別無選擇,他也明白,皇帝把這事交給他,那就只能去做了,而且還不能猶豫。

再者說了,皇帝所說得話,未必沒有道理。哪怕那個瑞王真要那麽做了,可能沒有謀逆之心,卻真有動搖大明江山社稷之嫌,要辦了他,道理上也能說通。

心中很快閃過這些念頭,李若璉沒有敢再猶豫,立刻回奏道:“陛下放心,末將知道怎麽做了!”

對李若璉的回復,崇禎皇帝心中還是滿意的。畢竟這個錦衣衛指揮使,也是他提拔上來的,是他的親信,總不可能去幫著藩王。因此,他給了李若璉一道密旨,而後,就看著李若璉帶著錦衣衛人馬,快馬絕塵而去,趕去陜西辦事去了。

當然了,李若璉不知道,為了這個事情,崇禎皇帝還給他換了一顆乙級竊聽種子。不過可能距離不夠,為了消息傳遞的時效性,崇禎皇帝就又派人去襄陽那邊,讓錦衣衛百戶劉越也趕去三邊總督鄭崇儉身邊待著。

忙完了這個事情,崇禎皇帝便放心了不少。

大明從開國以來,分封在各地的藩王府,不知道有多少。而且大都分封在中原以及黃河以北,而這些地方,又是受災最重,流賊鬧得最兇的地方。

這些藩王府,可以說是當地最大的地主,比原本的崇禎皇帝都要有錢。如果這些地主都能拿出錢糧來,那麽至少第一波救災,或者說在軍隊方面的欠餉欠糧問題,就肯定能有很大的改善。如果後續賑災又能接上的話,很可能大明國內的流賊問題,就能以最快的速度平定下來了。

這個操作,也是崇禎皇帝這次禦駕親征的底氣所在。從這個角度來說,他還真希望瑞王能一如既往地發揮他當藩王,混吃等死的自私風格。只有狠狠地來一次殺雞駭猴,其他藩王才會乖乖地聽話。

崇禎皇帝到陽和的時候,去了一趟宣大總督府。當然了,為了掩人耳目,並沒有讓洪承疇出來接他,要不,別人肯定會想,為什麽總督會出來迎接不是!

事先的時候,洪承疇只知道皇帝禦駕親征流賊,因此好奇皇帝為什麽領著騎軍不去中原,反而跑來山西。

不過他知道,不該問的不能問,他在做官這點上,和孫傳庭的做法是不一樣的。

崇禎皇帝一開始,也只是問了洪承疇有關山西這邊的事情。畢竟有的時候,竊聽種子不是萬能的。比如各地給洪承疇的文件,他又不會都念出來,因此竊聽種子不可能知道洪承疇處理的每一件事情。

洪承疇也確實是有能耐的文官,他趁著晉地被三大營掃過的機會,一直視察各個衛所,考核各地武備情況,提拔有為之將。甚至因為清理了八大晉商,以及和八大晉商狼狽為奸的地方將領和豪強,因此,大量屯田得以清理出來,重新還給了衛所。

因此,在這種情況下,各地衛所都爆發出了蓬勃的生機,所有人都很樂觀,在今年收成上,各衛所不會再餓肚子了。

對此,崇禎皇帝很滿意,對洪承疇交代道:“趁著這個機會,洪卿好好地編練晉地衛所軍隊,糧餉都能充足,不能再有家丁制的情況出現。統計了多少兵力,那就是多少正兵。將來踏平遼東建虜的時候,希望能用上晉軍!”

家丁制就是因為朝廷糧餉不足,無法養所有軍卒而慢慢形成的一種制度。在大明軍制上,已經很多年都這樣了。其他邊軍可能還做不到徹底廢除家丁制,但是,在晉地,收拾晉商之後卻有了這麽一個寶貴的機會,崇禎皇帝不得不鄭重地交代再交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