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 罪己詔(第2/3頁)

從嘉靖年間開始,邊軍就開始了改編。這個改編,就是針對蒙古人的特點。

而蒙古人的特點,就是先集中兵力突破邊墻。在破邊之後,就以他們都是騎軍的高機動性,分千人左右規模的騎軍四處分散劫掠。

而蒙古人有一個特點,就是窮;因此,他們騎兵的裝備和戰鬥力,其實並不是所有人都是一個等級;而是只有少數騎軍是常備軍,擁有精良護甲和優質兵器,時常訓練,具有很高地戰鬥力。

至於那些牧民,其實也就是會騎馬射箭而已。一支軍隊,要想是強軍,就必須有良好地軍紀,至少要能聽從軍令,識得軍中各種規矩,能協同打仗,有頑強的戰鬥意志等等。普通牧民,也就是放羊而已,那可能上陣就天然會打仗了。說句不好聽的,來犯大明的時候,就只是武裝牧民,還是牧民而已。

就是這樣的情況下,蒙古人的千人騎軍,就往往是少數精銳騎卒,領著一大群武裝牧民的劫掠而已。

另外,蒙古人的人口和他們的物資匱乏等等情況,又決定了他們難以承受精銳損失過大,因此,大明邊軍就針對這種情況,只要打敗或者消滅那些精銳的蒙古騎兵,剩下的那些武裝牧民,自己都會嚇跑。

由此,明軍就同樣組建了一支精銳騎軍出來,這支騎軍,要求能打贏蒙古地精銳騎軍,自然人數就不可能多到那裏去。而這些騎軍又肯定是跟隨將領行動,於是,就很容易演化成了將領的親兵近隨,也就是家丁了。

家丁制一開始出來也沒錯,畢竟軍餉不足,沒法把全軍都訓練成精銳的前提下,就必須要有一支能打的軍隊才行。

可隨著歲月的流逝,這種軍制地弊端就出來了。軍中資源不可避免地傾斜向家丁,讓大明的百萬邊軍,就基本成了擺設。

對於這種情況,其實大明戰神戚繼光到了北方之後,就一樣看出弊端並向朝廷上書過。當時,他在朝中有靠山,也就是抱著張居正的大腿,因此得以放權,新編軍隊,就沒有了家丁制。

只是很可惜,張居正倒台之後,他作為張居正的一系,也被人清算。他所訓練出來的軍隊,最終因為他的離去而回歸原樣。甚至到了天啟年間,連最後一點血脈,戚金率領的戚家軍,也在渾河一戰中全軍覆沒了。

崇禎皇帝正想著這些事情時,禦史楊枝起又出列奏道:“陛下,微臣聽說,那些兵痞把皇上征集給他們用的畜力,好多都殺了吃肉。他們絲毫不顧及畜力的寶貴,如此行徑,可見其仗著打了幾個勝仗,有驕兵悍將之嫌。微臣以為,此次來京,當給他們點顏色看看,讓他們知道朝廷之威嚴!”

崇禎皇帝一聽,頓時一愣,沒想到竟然還有人說這種話出來。

“臣附議!”另外一個禦史廖國遴也跟著跳了出來說道,“朝廷花了那麽大的代價,給他們撥去了上百萬兩銀子,還有征集了無數的畜力,那些驕兵悍將指不定尾巴都會翹天上去了,須得壓他們一壓。領軍的三位,不好好管教三軍,縱容他們驕橫,也應追究其責任。”

“陛下,臣以為不妥。”這時候,首輔薛國觀站了出來奏道,“大軍剛打了勝仗,就算吃了點肉而已,又有什麽好大驚小怪的。在京師的諸位,可是天天吃肉吧?”

“……”他的這個話,讓大殿內頓時冷場了不少。薛蠻子的嘴巴臭,還真是名不虛傳啊!

稍微楞了下之後,薛國觀雖然為首輔,卻一下引起劇烈地反彈。

不少臣子原本還在看戲的,知道自己的同僚羨慕嫉妒勤王軍所立功勞為前所未有,想要進行打壓,他們也樂得如此,可沒想到,薛國觀一句話,把他們也噴了,他們自然就要還擊了。

於是,有的人就說薛國觀自己也天天吃肉,還有的說了,那些兵痞豈能和他們來相提並論?甚至有人向薛國觀逼問,如果勤王軍到來,沒有驕兵悍將之嫌,不居功自傲的話,他們算輸,可要是有居功自傲之嫌的,那薛國觀就要把話吞回去……

大殿內,就因為薛國觀一句話,吵翻了天。

崇禎皇帝對此冷眼旁觀,他倒要看看,還有多少人會跳出來指責前方剛拼死廝殺歸來的將士。

他不否認,勤王軍有可能因為打了大勝仗,所以可能會有點居功自傲的情況。畢竟這一次,先是秦軍圍殲了五千左右的建虜步軍;而後在天津衛河北岸一戰,更是殲滅滿清軍隊步騎一萬多人。在隨後地衛河消耗戰中,也殺死殺傷五千多韃子。這天津一戰,韃子至少損失兩萬人馬左右。

總共算起來,韃子的這一次入關,十萬大軍死傷應該有三萬人馬。自從滿清崛起白山黑水之間後,什麽時候受過如此重大的敗仗?大明軍隊,又有那支軍隊曾經取得這麽驕人的戰績?要是沒有一點驕傲,反而有點奇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