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修理勛貴(第3/3頁)

自古以來,以孝治天下乃是歷代王朝統治地基礎。周奎是皇後她親爹,如果苛責的話,會被人非議。特別是一些競爭對手,更是會說皇後品行有問題,這是她所不願見到的。所謂大義滅親,都是最後的手段而已。可是,一旦這種名聲上的事情和她最基本的利益沖突時,那就只能選一條路了。能在皇宮內穩穩地站住腳的,都不會是傻白甜。

最是無情帝王家,在某種角度上來說,確實是如此!

崇禎皇帝對如今的這個處置結果也算是比較滿意,外面的輿論,並沒有說他皇帝怎麽樣。相反,都還同情他這個當皇帝的,竟然攤上了這種親戚,也算是夠倒黴的。武清侯的親戚關系遠了一點還好說,連老丈人都是如此,實在讓人感慨!

畢竟這種事情每家每戶都有可能會遇到,感同身受之下,就肯定站皇帝這邊了。

想到這裏,崇禎皇帝心中在想著下一步事情,應該接著這個機會,好好地修理敲打一番那些皇親勛貴才行。

想想看,就連太後哥哥,都能封侯,還一直傳承下來,這種事情要是以前都認為沒事,那從自己開始,就要給這個以明文立個規矩才好。大明的爵位,太容易給出去了,養出來的,這些可都是蛀蟲。

對此,崇禎皇帝倒不是怎麽擔心,因為這些外戚勛貴只是依靠皇家而已,自身並沒有多少實力。

但是,對於另外一類勛貴,崇禎皇帝眼下還沒有什麽特別的辦法來治他們。這些勛貴,就是那些開國功臣的後代。他們的勢力就遠非外戚勛貴可比了。互相之間通婚,門生故吏,特別是軍中將領都有不少,甚至還有不少勛貴都是執掌兵權的。

如果這些勛貴真能像開國那樣,像他們的祖輩一樣可以為國征戰,忠君報國,那倒也沒什麽。可是,到了明末這個時候,這些勛貴,原本的崇禎皇帝看不出來,可如今的崇禎皇帝,卻是心中有數,絕大部分都已經爛透了。至少在後世,就沒有聽說過明末有一個能打的是出自這些勛貴之中。倒是有不少到了最後,都是開門投降,不是投降李自成,就是投降滿清。

因此,此時的崇禎皇帝,對於這些勛貴,根本就沒有好感。

但是,這些勛貴,只是一些簡單罪名還動不了他們。像那種欺男霸女什麽的,沒法用後世的觀點律法去處置他們。他們在這大明朝,乃是特權階級,做些這種事情,不要太正常,稍微處罰意思下也就罷了,要搞個抄家什麽的,那絕對會引爆這個勛貴團體,這個後果,至少是目前的崇禎皇帝沒法承受的。

大明朝的勛貴,該由自己來封一批,打一批,以新換舊了!

這麽想著,他便開始看起竊聽系統中的那些消息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