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9章 三人行(第2/2頁)

“父親,我有一事未決,想請父親指點。”

“說。”

“天命在誰?”

司馬防撫著胡須,沉吟良久。“你以為呢?”

司馬懿沒有回答,自言自語道:“天下有道,禮樂征伐自天子出。天下無道,禮樂征伐自諸侯出。如今天子駕崩數月,新帝不能登基,諸侯互相攻伐,朝廷尊嚴掃地,大漢火德將終已是必然。天命將在蜀王乎,將在中山王乎?”

“在蜀王又如何,在中山王又如何?”

“若在蜀王,當使蜀王與西涼人結盟,以關中為腹心,以涼州為背,並益為雙臂,半有天下,與吳爭衡。若在中山王,當使中山王與西涼人結盟,三分天下。如此,關中得失便為勝負之樞,不可予人。”

司馬防說道:“蜀王有巴蜀,若能與涼州人結盟,則半有天下。中山王新敗,損兵折將,他還有機會嗎?你欲行呂不韋故技,不妨先想想呂不韋的下場。依我看,那中山王可不是什麽仁君。”

司馬懿笑了。“古來雄主多殘忍,大臣若想善始善終,與其選擇英主,不如選擇弱君。呂不韋的錯不在選擇了異人,而在選擇了嬴政,是以能善始,而不能善終。中山王固然不是什麽良善之輩,蜀王又能好到哪兒去?當初他任洛陽北部尉,為了立威,可是活活打死了蹇圖。”

司馬防反復權衡,還是難以決斷。這不是一個簡單的選擇。河內司馬氏走到今天不容易,不能因為一時的沖動毀於一旦。

“此事須從長計議。”司馬防起身出了門,站在廊下,仰頭看了一會兒天,又說了一遍。“從長計議。”

“喏。”司馬懿躬身而言,目送司馬防離開。司馬防高大挺直的身影剛剛消失在門外,司馬孚就閃身走了進來,燦然一笑。他和司馬懿只差一歲,一向與司馬懿親近,就像司馬懿的影子一樣。

“又騙誰了?”

司馬懿瞪了司馬孚一眼。“管好你的嘴。”

“放心吧,我什麽時候壞過你的事?”

司馬懿笑笑,把剛才的事說了一遍,包括他與司馬防說的話。司馬孚聽完,撇撇嘴。“怪不得阿翁神情凝重。二兄,你怕是嚇著他了。”

司馬懿沒吭聲。他也有些後悔。司馬防為人剛正,卻不通權變,所以這輩子在仕途上只能守成,無法進取。讓他做選擇的確是為難他的,按照他的想法,自然是依附蜀王曹操更好。曹操已經占據了益州,如果再得到涼州人的支持,控制關中和並州,就有了和孫策較量的機會。他與曹操關系也好,當年曾選拔曹操為洛陽北部尉,有這樣的交情在,再加上勸說涼州人結盟的功勞,司馬家的前途不會差。

可是他不甘心,尤其是看到了法正之後。曹操先用戲志才,再用法正,可見相對於彬彬有禮的世家子弟,曹操更喜歡心性邪辟的寒門子弟,就算他依附曹操,將來也很難超過法正。

一輩子屈居法正這樣的人之下,想想就心寒。

“二兄,你想過去吳國嗎?胡孔明在南陽郡學任祭酒,有他引薦……”

司馬懿搖了搖頭,打斷了司馬孚。“不行,至少現在不行。”

“為何?”

“孫策剛剛輕取冀州,袁譚俯首,劉備望風而逃,田豐、沮授入幕,關羽被俘,孫策春風得意,哪裏會在乎我?縱使要投,亦當奇貨可居,方能博得青眼。況且……”司馬懿沉吟良久。“行百裏者半九十,縱然孫策十七道的棋局天下無敵,十九道的棋局能不能勝任,尚在兩可之間。若是其才不能勝任,其興也勃焉,其亡也忽,現在去投,豈不可笑?”

司馬孚微微頜首,覺得司馬懿說得有理。過了一會兒,司馬懿又道:“叔達,你找機會去拜訪一下楊修,向他打探一下子華(司馬芝)的消息。”

“子華?前兩天不是剛收到他的書信嗎?”

司馬懿瞥了他一眼,似笑非笑。“書信在路上耽擱了,還沒到,所以我們很關心。”

司馬孚愣了片刻,隨即明白了司馬懿的用意。“行,我馬上就去。”

“叔達,”司馬懿攬著司馬孚的肩膀,進了屋,低聲說道:“見到法正,你不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