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8章 新義利說(第4/4頁)

“怕不怕?”

在孫策的似笑非笑的斜睨下,顧劭更加尷尬,笑容有些不太自然。“……怕。”大堂上也安靜下來,眾人面面相覷,不知道孫策為什麽突然變了臉,出言威脅。

“那你可知孤為什麽不砍你?”

“自然是……大王仁慈。”

孫策搖搖頭,哈哈一笑。“孤不拔刀砍你,並非因為仁慈,而是因為無利。論道本為明是非,若孤為是,何必殺你?若孤為非,就算將刀架在你的脖子上,逼你認輸,也無濟於事,只會繼續錯下去,而且人人自危,天下不安,後患無窮。殺你無利,便是不義,不義之事不可為,否則就是害人害己。義與利原本就是一物兩面,並非截然對立。”

顧劭愣住了,半天才反應過來,不禁又驚又喜,長出一口氣,又不免惱羞成怒。大眾廣庭之下,被孫策如此戲耍,著實有些丟臉。“大王這說理的辦法還真是別致。”

“是不是感觸特別深?”

“呃……終生難忘。”顧劭仔細想了想,也覺得孫策此舉雖然輕佻,卻能義利一體解說得很直白。“依大王之言,則義利本一體,合於義者必有利,有利者必合於義?”

“你覺得嗎?”

顧劭笑著搖搖頭。“還請大王解說。”

“孤剛才說過,你的邏輯不夠周密,顧此失彼,以偏概全。利有公私大小,難以兼顧,合而公利則未必合於私利,合於大利則未必合於小利,如何能一概而論?”

顧劭沉默了,一時不知如何作答。眾人也覺得有些繞,紛紛交頭接耳,議論紛紛。陸康看在眼裏,有些後悔。本想讓顧劭成名,沒想到顧劭接連被孫策繞住了,脫身不得。想想也是,嚴浮調那麽善辯,都被孫策說得啞口無言,顧劭根本不是嚴浮調的對手,又如何能說得過孫策?

陸康本想出言相助,轉念一想,又將湧到嘴邊的話咽了回來。顧劭少年得志,其實是有些自負的,即使被嚴浮調辯得理屈,心裏還是不服,總覺得嚴浮調兼通儒學和浮屠經義,而他不通浮屠經義,才吃了虧。如果有時間去研習一下浮屠經義,自然能勝過嚴浮調。如今讓他在孫策面前受挫,也許能讓他謙虛一些。

眾所周知,孫策讀書少,別說浮屠經,連儒家經籍都讀得有限。由此可見,知不知道與讀不讀書、讀多少書沒有必然關系,重要的還是能否善於思考,舉一反十。

顧劭權衡了良久,若有所思。“大王之意,莫非是說義亦當如利,分公私大小?”

“孝則不愧吳郡英俊,雖不中,亦不遠矣。”孫策點點頭,給了顧劭一個積極的評價。顧劭能在這麽短的時間內領悟到他的用意,的確也不愧才俊之名,思維很敏銳。“求學問道,不可偏頗,理當反復討論,不使有遺意、歧義。義與利本非對立,卻也並非渾然一體,若欲相安無事,就要各安其度,不僅不能以私害公,以小害大,也不能以公害私,以大害小。只有如此,才能公私相安,大小相和。”

孫策轉身,對陸康拱手致意。“陸公,這新義利說能否做到這一點,為我大吳立綱紀,就要看陸公和諸君的學識和氣魄了。努力!”

陸康心情澎湃,欣然領命。“有大王此論,臣等敢不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