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74章 小心思(第2/2頁)

立功的機會就在眼前,各營校尉都和呂範差不多,摩拳擦掌,熱血沸騰。

……

圍城的第三天,呂範對濟陽展開了真正意義上的進攻。不僅有拋石機進行遠程打擊,樓車、沖車,射手、重甲步卒,各種攻擊手段輪番上陣,互相配合,打得吳朗幾次絕望,以為破城在即,但運氣一次次的降臨在他頭上,好幾次眼看著江東軍就要登上城墻的時候,遠處就會響起清脆的鳴金聲,江東軍就會如潮水般的退去,重整陣型,然後再次發起攻擊,隔一段時間還會換一營士卒。

就在吳朗信心大振,以為江東軍不過如此的時候,吳質聞出了不祥的味道。

實力如此懸殊,呂範卻如此大費周章,這不是在攻城,這是在練兵。呂範的目標根本不是濟陽,也不是濟陽以東的冤句,他的目標是定陶、昌邑這樣的郡治堅城,他這是在為最後的攻堅做準備。

吳質覺得事態嚴重,但他沒敢和吳朗說,生怕他剛剛激起的信心一旦崩潰,濟陽可能立刻易手。他對吳朗說,雙方實力相差太大,雖然濟陽士庶全力反擊,傷亡卻在與日俱增,他要趕回昌邑,請董昭派兵增援。考慮到朱桓、滿寵還攔在定陶,董昭要來增援濟陽要費不少手腳,必須提前準備。

吳朗雖然不太信吳質,但他也清楚,吳質在這裏沒什麽用,想走就走吧。

趁著夜色,吳質換了一身普通士子的衣服,悄悄地出了城。他早就準備好了退路,又年輕力壯,還有一身不錯的武藝,有一定的自保能力。出城之後,他也沒有直接向東,而是向西,繞了一個大圈,快進了東昏界,才渡過濟水,向北趕往平垣,再趕往昌邑。

吳質離開得很及時,他走後的第二天中午,濟陽易手。倒不是呂範攻擊得手,而是城裏的守軍自己崩潰了。雖說江東軍一直沒能真正攻上城頭,但一輪接一輪的鐵彈雨從天而降,已經將他們本來就不多的信心徹底摧毀,當江東軍再一次發起攻擊時,他們連城都不願意上,一個個躲在城墻角下,聊著天,等待著屬於自己的命運——他們其實也清楚,真要被砍頭的是家主,他們這些部曲只會吃點苦頭,不會送命,至少要比面對城外拿他們練手的江東軍和拋石機安全得多。

吳朗知道大勢已去,帶著幾個部曲蹲在殘破的城垛後面,面如死灰,一言不發的看著城外。他幾次想拔刀自刎,手摸了刀環好幾回,還是沒能狠下心。

江東軍沒有遇到抵抗就上了城,看到這些放棄抵抗的守軍,很是無語。

呂範也很無奈,對吳朗很不滿,見面的時候態度很不好,二話不說就讓人砍了他的首級,然後派兵大索,依照名單,挨家挨戶的搜,將城中大族集中起來,家主斬首,首級掛在官道上示眾,家屬、部曲充為官奴婢,等待發賣,家產沒收,充作軍資,土地、房產則集中造冊,等待統一調配。這些事由陳留太守張超帶人處理,不需要呂範太費心。

在濟陽休整了兩天,呂範率部趕往冤句。

不知道是事先收到了消息,還是被掛在官道上的首級嚇壞了。呂範剛進入冤句境內,冤句令張訥就在縣丞涼茂的建議下投降了。他不僅派人向呂範投降,還派涼茂去定陶向朱桓投降。涼茂是昌邑人,與滿寵相識,學問不錯,有辯才,引經據典,一番話說得滿寵不好拒絕,只好出面向朱桓說情。朱桓也意識到了呂範的小心思,不願意讓呂範一個人占便宜,接受了張訥的請降,派人通知呂範,讓他率部趕到定陶會合,參與攻城。

死罪可免,活罪難逃。冤句雖然投降了,卻不能免除懲罰,除了各家的家主不用砍首示眾之外,其他的一律按既定原則處理,家產抄沒,家人沒為官奴婢。

涼茂對此很失望,再次求見滿寵力爭——這些事根本不用朱桓處理,滿寵才是最堅定的執行者,他在豫州這幾年一直就是這麽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