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0章 詩言志(第2/2頁)

甄宓不緊不慢,徐徐吟來,朗朗上口,雖是女子,又有誇贊孫策戰功之意,卻不失豪氣。孫策雖然不懂詩,也覺得很提神,甘梅含笑不語,劉和卻有些尷尬。甄宓的詩誇贊孫策的戰功,期望他橫行天下,讓她不好評價,附和不好,反對也不好。且甄宓一直拉著孫策的手不放,明顯是針對孫策剛才牽她手借題發揮,展露才華,有意無意的壓她一頭。

她沒有甄宓的容貌,也沒有甄宓的才華,沒有出口成章的本領,更沒底氣在這種場合和甄宓爭高下,只好閉上嘴巴不吭聲。

孫策不經意間目光一掃,看到劉和的窘迫,略一思索,立刻明白了甄宓的用意,不禁苦笑。都是人精啊,什麽吟詩作賦,分明是爭風吃醋。甄宓身負大貴之命,從小就心氣兒高,在普通女子面前也許不在意,在長公主這個真正的貴人面前卻忍不住要小小表現一下。

畢竟是少女啊。

“好,真好。”待甄宓吟完詩,孫策贊了兩聲,又抱怨道:“我認輸了。你說好是木瓜,現在投過來一瓊瑤,讓我怎麽接?就算勉強作了也不如你,不如不作。”

甄宓皺皺鼻子,撅起櫻紅的小嘴,嗔道:“哼,堂堂將軍,居然耍賴。”

孫策哈哈大笑。“將軍的本事是作戰,你若是與我比武,我一定奉陪到底。吟詩嘛,我認輸。”

“不成,不成,我不依呢,哪怕你胡亂吼兩句也行,總不能這麽賴了。”

“行啦,你就別為難我啦。要不,我讓他們來做?”孫策沖著剛剛走到山頂的顧徽招招手,打算讓他寫一首交差。顧徽文學素養不錯,雖然算不上拔尖,但這種應酬之作還是沒問題的。不料顧徽還沒答應,站在一旁的陸議卻開了口。“將軍,這種詩作不能由別人代作,只能由將軍自作。”

“為什麽?”孫策有些上火。

陸議虛握拳頭,咳嗽一聲,神情有些尷尬。“剛才甄夫人提及木瓜之詩,這是男女互送定情之物的詩作,不方便由別人代作。”

孫策一愣,目光轉向甄宓,老臉通紅。“是……這樣的?”

甄宓斜睨著孫策,輕咬嘴唇,神色微嗔。孫策有些撓頭。“這可……怎麽辦?我的確不會啊。”

陸議說道:“詩賦本無定論,直抒胸臆,有感而發最為動人。既可長篇大論,也可三言兩語,譬如漢高祖的《大風歌》,又如西楚霸王的《垓下曲》,雖然只有三五句,卻都是名篇。將軍能做出《興亡百姓苦》,想必是有些天賦的,只是將軍不自知罷了。”

孫策哭笑不得。他知道陸議是在為他解圍,卻不料這是幫倒忙,那首《興亡百姓苦》本身就是抄來的,他哪有那本事。可是事到如今,他不承認也沒人信啊,沒辦法,只好再抄一首了。可是抄哪一首呢,哪一首能應眼前之景呢?急切之間,他還真找不出。

作為穿越客,被自己挖的坑埋了,這也算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咦,有了。孫策靈機一動,一拍手掌。“說好了,我只是胡亂說的,說得不好,你可別怨我。”

甄宓笑逐顏開,連聲說道:“無妨,無妨,只要是夫君所作,我都是喜歡的。”

孫策暗自苦笑,我哪會作,我只會抄啊。他一聲輕嘆,轉身看著大海,正準備吟誦陳子昂那篇千古絕望,忽然心頭一動,又想起一首更好的。曹操有首《觀滄海》倒是和眼前情景相應,只要稍改幾字即可,裝逼效果絕對一流。他正想吟誦,轉念一想,不禁發笑。

要那麽好幹什麽?眼前這麻煩不就是裝逼惹的禍麽,真要把《觀滄海》抖出來,以後這樣的破事怕是會接踵而來,還是用陳子昂那首好,雖不應景,卻比較符合自己當下的心境。

“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孫策緩緩吟來,伸手點點甄宓的鼻尖,一聲苦笑。“阿宓,你太過份了,居然逼我作詩,我真是念天地之悠悠,獨滄然而淚下啊。”

甄宓掩著嘴笑了起來,吟誦了兩遍,收起笑容,慨然道:“看來夫君不是不能作詩,而是要逼。這首詩多好啊,登高望遠,俯仰古今,蒼涼而豪放,雖無兒女情長,卻自有聖賢寂寞之意,依我看,不亞於《大風歌》和《垓下曲》,將來必能傳唱天下,青史留聲。”

孫策後悔莫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