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2章 孔融與禰衡(第2/2頁)

袁熙眨眨眼睛。“若能全取青州,願將此港及嶗山封與元圖,以繼逢氏故國。”

“那我就先謝過使君了。”

兩人相視而笑,一切盡在不言中。逢紀沉思半晌,又說道:“使君對孔融、禰衡二人怎麽看?”

袁熙哼了一聲:“元圖有什麽妙計教我?”

“禰衡既非名門大族,又無親朋故舊,一張利口,無人不傷,使君便是冷落了他也無妨。孔融是聖人之後,家學淵源,博聞強識,又有口辯,少年成名,曾得李元禮提攜,雖不能臣,亦不可怠慢,否則便有不能容人之量。既然他有意遠遊,使君宜奉程儀,為之餞行,以示恭敬。”

袁熙想了想,覺得有理。“元圖所言在理,不過軍務緊急,我怕是不能親自為他餞行了,讓華子魚代我出面吧。至於程儀,不妨豐厚點,三百金如何?”

“三百金的確豐厚,不過禰衡與孔融同行,不可存此薄彼,徒招人怨。再加二百,湊五百之數吧。”

“可。”袁熙一口答應。他摩挲著大腿,想了想,又道:“元圖,你說我要不要給家父送個消息,提個醒?此二人西去,應該會經過浚儀附近。若是家父不知,固然會怠慢了他們。若是知孔融名高,盛情接待,又因不諳禰衡品行發生沖突,反而不美。”

逢圖笑了,欣慰地點點頭。“正當如此。使君歷事半年,深諳為臣為子之道矣。”

袁熙哈哈一笑。“我乃朽木,若有寸進,皆是元圖相佐之功。元圖,田楷愚物,不足與論,沈友卻是孫策相中的江東才俊,此次交鋒不與往常,乃揚名立世之機也。”

逢紀撫著胡須,微微一笑。“孔融雖然狂傲,有一句卻說得不錯,東南之美者,唯會稽竹箭,其余無足道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