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5章 孫郭問對(第2/2頁)

“將軍募兵令言天下,言汝南,言豪傑之士,唯獨不言朝廷,看似大逆不道,為何汝南人沒什麽反應?許劭當眾指出,為何應者寥寥?”

孫策愣了一下,也覺得有些費解。讀書人不是最講究尊卑有序、綱理倫常嘛,他們怎麽沒反應?

“其一,三統五德之說深入人心,漢家將亡,土德將代漢之火德,舜後將代堯後,乃是朝野共知之事;其二,汝南人不敬皇權由來有自,猶勝他土。本朝初立,歐陽歙為汝南太守,政務之余教授弟子數百人,後因贓獲罪,本是咎由自取,但汝南人守闕為歐陽歙求哀者至千余人。高獲本與光武帝有舊,為救歐陽歙,不惜與天子決裂。郭憲因廷爭不合,裝病不言,藐視天子,人稱關東觥觥郭子橫。光武帝巡汝南,幸南頓縣舍,南頓縣吏民脅迫天子,強求一年之賜。諸如此類,不勝枚舉。同為四世三公,汝南袁氏起兵關東,弘農楊氏隨天子西遷,皆是民風使然。”

孫策茅塞頓開。怪不得許劭寧可血遁也不肯低頭,原來汝南人都這麽有個性啊。

“袁氏雖久蓄不臣之心,有改朝換代之志,用心經營百余年,棄豫州而據河北,欲效光武帝故事,看似得形勝之地,挾幽並精騎以自重,其實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欲爭天下者,必爭中原,光武帝當年據河北而不取中原,非不欲,乃不能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