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六三五章 裂隙加深(第3/3頁)

“宣府乃軍事重鎮,以穩定為主,實在不宜變動太大。”王守仁的話,也代表兵部意思,以王瓊為首的兵部大員不太支持朱厚照一系列改革措施。

沈溪道:“西北改革舉措其實不多,又是陛下親力親為,怕是在下對此無能為力。”

王守仁道:“之後兵部會上奏,請陛下撤回變動,不敢勞駕沈尚書。”

沈溪點了點頭:“兵部中事,伯安兄不必來問在下。不如以王尚書的意思為準。”

“嗯。”

王守仁點了點頭,擡頭看著沈溪,目光中帶著一抹異常,顯然他不覺得沈溪卸掉兵部尚書職後,會徹底放棄對兵部事務的幹預。

而後王守仁又閑聊幾句便告辭離開。

這邊王守仁剛走,李鐩匆忙而來。

李鐩到來時已入夜,他是從工部衙門開完會著急趕來的,坐下後氣喘籲籲。

“天冷了,不知不覺又是一年。”李鐩一來不著急說及正事,更像是來跟沈溪嘮家常。

沈溪給李鐩倒了杯熱茶,李鐩拿起來一飲而盡,這才道:“一年年下來,朝中事說有變化,其實還是老樣子,倒是之厚你每年都能做出讓朝野震動的大事……呵,還是你日子過得更壯懷激烈些,或許是年輕人有拼勁吧。”

沈溪道:“時器兄有什麽事可以直說。”

李鐩笑了笑道:“你這趟出去,文武百官提前都沒獲悉風聲,你突然失蹤,朝中對你非議聲不少,後來知道是陛下派你去,但為何陛下又要著急派人去找你?簡直是匪夷所思啊……”

沈溪知道,現在到了需要他給朝廷上下一個交待的時候,王守仁之前來不過是說及具體事務,而李鐩來更好像是代表朝廷跟他發問。

沈溪道:“在下奉皇命出海,準備跟佛郎機人就重開商貿之事展開商議,誰知對方竟然跟海盜、倭寇勾連,準備偷襲大明京畿,逼迫朝廷開海……在下親率艦隊,與佛郎機聯軍於大明近海廝殺,從北到南,戰事不斷,其中一度在海上遭遇大霧,迷失方向,是以無法跟陛下上奏。”

“哦?”

李鐩道,“那看來沒什麽大事,不過是朝野一群人瞎琢磨罷了。”

李鐩不想去計較沈溪所言是真是假,至於這個理由是否經得起推敲,不在他考慮範圍內,他只需要得到沈溪的回答,回去能交差便可。

李鐩道:“你莫怪為兄問你,實在是朝中質疑聲太多……聽說你今日去面聖,未得召見?”

“嗯。”

沈溪點頭,“時器兄消息倒是挺靈通的。”

李鐩輕輕擺手,把茶杯往旁邊一放,道:“朝廷什麽樣子你很清楚,但凡你在京城,於皇宮有丁點兒動靜,外面也一清二楚……現在你已是眾人矚目的焦點,必須要有面對這一切的心理準備。”

沈溪沒回答,他不覺得李鐩是來跟他“告密”的,哪怕李鐩跟他的關系再好,他也明白李鐩是正統文官,有自己的為人處世原則,不可能為了他而破壞這種原則。

李鐩站起身來:“不過……你要防備一些人,你半年沒回來,京城局勢發生變化,不是每個人都對你友好。”

沈溪道:“時器兄在說誰?”

“哈哈。”

李鐩笑道,“不過是癡狂之人在你面前胡言亂語罷了……我年歲不小,正想跟陛下提出請辭,回鄉過幾天安穩日子,安享晚年比什麽都重要。之厚你且忙,我回去了,你旅途勞頓,有事改天再說。”

沈溪對於李鐩匆忙來去,有幾分疑惑,但只是沒有表露出來,讓李鐩看到而已。

其實沈溪很清楚,李鐩並不是他自己想來,自己風塵仆仆回到京師,一直都在趕路,李鐩不過是替同僚打聽一下情況,同時幫他解釋一番。

“吃過晚飯再走不遲。”沈溪挽留。

李鐩笑道:“不麻煩你了,我年紀大了牙口不好,還是回府吃更方便些……近日我要在府上設宴,有時間的話你過來走走,一些年輕後輩早就想拜訪你,可惜未得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