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四八九章 心懷坦蕩(第3/3頁)

謝遷最後嘆了口氣道:“如果是以輿論打壓,那老夫便等於是在做錯事,若他做對了,那他就是大明的功臣,若錯了……可以交給歷史評判,而現在他既沒有做錯,還在正道上前行,若老夫猛然在背後推他一把,是否會就此走上歧途?”

謝遷表面上總是反對沈溪做一些事,那是站在朝中的身份和立場上,維護他文官之首的地位。

不過從私人感情上,謝遷不想讓沈溪身敗名裂,他要維護自己有識人之明的美譽,甚至讓別人覺得他做什麽都是對的,而不能是他親手提拔起沈溪,再將沈溪給按下去,如此跟顛三倒四的小人有何區別?

楊廷和很著急:“當斷不斷反受其亂。”

謝遷想了很久,還是搖頭:“這件事,老夫再做思量吧,至於清議之事,該如何便如此,老夫不想主動幹涉。”

……

……

楊廷和苦口婆心在謝遷面前說了很久,最終卻是無功而返。

這讓楊廷和覺得很無力,畢竟在他看來,現在唯一能制衡甚至將沈溪打壓下去的只有謝遷,但謝遷顯然不是那種能做大事的人,在小問題上顯得聰明睿智,口若懸河滔滔不絕,可一旦涉及大事,就顯得優柔寡斷。

“明明都知沈之厚崛起,是對朝廷固有秩序的一種破壞,他現在的作為是擾亂朝綱,明明你謝於喬可以用更堅決的手段讓沈之厚從朝中退下去……你若是不想讓他身敗名裂,別人也能理解,畢竟那是你孫女婿,但年輕人總需要歷練,讓他賦閑在家幾年出來做事不是更好?他頂著個國公的爵位,誰能真正拿他怎麽樣?”

沈溪年歲畢竟太小了,雖然沈溪在朝中當官有十余年了,但畢竟才二十多歲,跟楊廷和這樣的老家夥相比年輕太多了。

而楊廷和在朝中已經算是年輕人,這就讓他倍感無力,沈溪的存在,擾亂了朝中秩序,再加上皇帝對沈溪的信任以及對年輕人的大力提拔,讓楊廷和覺得朝廷的發展方向嚴重偏離了歷史的軌道。

“自古以來,但凡年輕人得道,便是奸佞橫行,比如王莽,又比如曹操,這幾年朝中這麽多事,不也是如此?”

楊廷和很無奈,“若是劉少傅和李少保在朝,何至如此?為何最後留在朝堂的卻是只會空談的謝閣老?”

楊廷和對謝遷無比失望,但他無計可施,只能想辦法從背後推動此事,不過這次他只能跳過謝遷去做。

如此一來,便等於是楊廷和僭越做事,不過他明白,背後支持他的人不少,尤其是朝中那些對沈溪不服的人,比如說張太後就會暗中支持他。

……

……

皇宮內,朱厚照從張苑的講述中知道沈溪造城的進展,表現得很高興。

在皇帝看來,沈溪修造的城池就是他的後花園,未來朱厚照準備到南方巡幸,到時肯定要在沈溪負責建造的新城中好好住上一段時間,領略江南風土人情的同時,還能乘坐大明自己建造的大船去海上體驗一把東海龍王的感覺。

“……陛下,沈大人已從江南各地征調民夫,最初的構想,是征調五萬民夫,再把中原戰場俘虜的十五萬人全部調去,不過老奴想來,二十萬人修造一座城市還是太慢了,既要修造城墻和各種建築,還要建造船廠,找工匠造船,怎麽也得要三十萬人?”張苑笑呵呵道。

本來張苑覺得不錯的事情,朱厚照聽了卻微微皺眉:“三十萬人有點誇張了吧?吃喝用度都不是小數目,俘虜還好說,能活下來已經算是朕法外開恩,但若百姓不願被征調的話,那朕豈不是當了隋煬帝?”

張苑對於朱厚照的話有些不知所措,他馬上意識到,小皇帝雖然沒見識過多少世面,但總會拿自己跟歷史上的一些皇帝相比,若是有昏君做先例,朱厚照是堅決不幹的。

張苑趕緊道:“隋煬帝豈能跟陛下相比?隋朝才幾個人?現在大明國泰民安,百姓富足,一萬萬百姓應該有了吧?再者沈尚書會給民夫發俸祿,又不是白用他們,並非是以服勞役的方式征調,而是雇傭。”

朱厚照微微點頭:“這麽說也對,不過就怕政策好,落到具體實施時卻有人亂來,我聽沈先生講,宋朝的王安石變法就是這麽失敗的……既如此,那不如規規矩矩辦事,沈尚書怎麽來由著他,不能隨便增加人手了。這些事,你張苑不行。”